◆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学习方式]关于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学习方式]关于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人类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对人的素质和创造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在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教育创新变革的浪潮中,探究性学习的思想已经受到各国科学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人们认识到,今天的教育既是过去知识积累的传播,同时又必须与时俱进,考虑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部针对我国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弊端,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要求,使学习过程不再像以往那样枯燥、乏味而变得充满快乐,并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因此,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就探究性学习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及在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有关问题作一肤浅的思考。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当中让学生成为研究者,让学生成为知识传承与创新的主体。这是现代教育在建立教学生态系统方面的一种期望,也是开展创新教育所要追求的一种境界。开展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成为研究者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是基于提高学生“发展性”的理念,力图在“基础性”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创造性”,并积极促进其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促进其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实施探究性学习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探究性学习的来龙去脉 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要用探究方法的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在2023年以前.大多数教育者认为,科学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直接教学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科学知识.掌握其概念和原理。2023年,杜威在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的发言中第一次对这种方法提出批评。他说,当前的科学教育过于强调信息的积累.而对科学作为一种思考的方式和态度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从2023年到2023年,探究作为一种具有合理性的教学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和重视。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方法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这句话对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施瓦布认为,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知识。 二、探究性学习的特征 实施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自由、平等的教学环境,师生互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空间,让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都得到提高和发挥。 1.主体性 探究性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具有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能够独立获取知识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不断地进行假设、论证、改进所得结论,从而实际感受和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并逐步形成研究科学的积极态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将由过去的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不再包办一切。 2.探究性 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问题的提出”,学生自主探索的探究性学习易于激发其提出自己的问题,通过情境的探索.不断产生新问题.已解决的问题又成为提出新问题的情境。从而引发在深一层次上去提出问题.进而去分析问题.最终达到问题解决。这种探究性学习消除了接受性学习的弊端.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在于形成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而不是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 3.实践性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进行探究实验,亲身经历科学实验的过程.获得实践经验.体验科学研究的真实感.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来自于生活实践:同时他们对实验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等,促使其思考、分析、判断、推理.也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4.合作性 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实验过程中存在的疑惑问题。学生在交流学习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展示学习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学生能理性、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并能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彼此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学生独立思考,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学生学会了与人共处,增强了合作精神,养成了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 5.过程性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日标.义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乍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 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学牛“提出了问题”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这接下来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猜想去进行实验.去收集相关的信息。学生应针对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没计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选取实验所需要的器材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当好学生的助手.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器材.为学生的探究出谋划策.提供给学生一些可行的建议、方法及注意的事项等等。 探究性学习追求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和谐统一.接受学习重视学习的结果.探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探究性学习非常注重学习过程中潜在的教育因素.它强调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发现、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隐含在知识的发生过程中的前人的智能和科学方法。它强调让学生尽可能地像科学家那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体验发现知识、再创知识的创新过程。 三、探究性学习的多重教育功能 1.具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育功能 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知识的过程、学牛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的知识意义,并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这种教学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牛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具有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功能 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进行探究实验.经历整个科学实验过程.获得实践经验.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科学来自于生活实践.同时他们对实验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等,促使其思考、分析、判断、推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学生思考、踊跃发言.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分析,使其完善,更具科学性,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探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设计探究的能力。 3.具有唤起教师的创造性和提高教师的探究能力的教育功能 教师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创造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因此.在实施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前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也都大大增加了. 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是基于教师的探究能力的不断发展.而教师探究能力的发展也为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提供了不竭的动力。首先.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其次要不断提高自身对教材或学习内容的还原和再加工能力。总之,在实施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在设计和指导学生探究的同时.自身的创造性和探究能力也要不断发展和提高。教师在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探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所研究的各种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信息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