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让游戏不再成为数学课中的“调味剂”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让游戏不再成为数学课中的“调味剂”《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课堂生动丰富的教学过程中,游戏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在很多看似热闹的课堂游戏中,学生仅仅只是被游戏的表面形式所吸引,游戏的作用也仅仅只是停留在调节课堂气氛的层面上,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调味剂。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组织游戏时,要充分发挥游戏独特的魅力,把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充分地融合到游戏当中,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游戏不再成为数学课中的调味剂。 一、在游戏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的生命力,好的数学游戏应该能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体验到的不仅仅是游戏的形式所带来的愉悦,继而体验到的是通过思维的过程取得成功的成就感和长久的满足感。 如一教师在执教一年级《数的分成》时设计的游戏神机妙算 师:孩子们,你们看,我手上有几支笔?(出示8支笔) 生:8支 师:这是因为你们看了我手上的笔,数出来的。现在我要你们看不到我手上的笔,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敢不敢猜啊? 生:敢 ( 师故意把刚才的8支笔中的一部分藏到背后,然后右手出示2支笔让学生看到) 师:好了!我现在藏了一些笔到背后,你们猜我背后的手上有几支笔?) 生:6支 师(惊讶的):真了不起啊,我藏在后面你们都能猜得出来。不会是蒙的吧?再试一试. (师又把笔拿到后面去捣鼓一下,再用右手拿出5支笔,让学生猜背后左手上有几支笔?) 生:有3支 师:真是神机妙算哪!谁能告诉我?你有什么决窍? 生:因为我先看到你手上有8支笔,再看到你这只手上有几支笔,就可以猜到另一只手上有几支笔了。 生:因为8可以分成5和3,你一共有8支笔,这支手上有5支,另一只手上肯定是3支了 学生在游戏中的兴致极高,他们看似在猜笔数,其实他们是在看与不看中经历了一个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从而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思维的重要性和数学的实用性。 二、在游戏中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语言与数学思维有着密切关系,它既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又是数学思维的具体体现;既是表达的工具,又是交流的载体。因此,有价值的数学游戏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而且在游戏的过程中,还可以训练孩子用清晰的数学语言把这种思维过程展现出来,从而达到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 例:一教师在教学《数学乐园》中设计的一个游戏环节:幸运搭档 师交待规则:每次要请2名同学来玩游戏,老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一位同学看卡片比划,一位同学猜。比划的同学不能直接说出卡片上的数学,只能用相关的语言来描述,猜的同学不能看卡片,根据搭档的描述说出卡片上的数字,明白吗? (师出示6) 生比划:比5大1的是几? 生猜:6(师出示5,提示比划的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语言描述) 生比划:4和6中间的是几? 生猜:5(师出示10) 生比划:最小的两位数是几? 一生猜:10 (学生在接下来的游戏中运用了很多方法来描述不同的数:表示一个都没有的数是几?比X数大比X数小的是几?连老师都不得不拍手叫好)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让游戏不再成为数学课中的“调味剂”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让游戏不再成为数学课中的“调味剂”这个游戏的创意灵感来自《幸运52》中的游戏幸运搭档,一个比划,一个猜.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新奇.让一个学生用不同的数学语言描述不同的数字,另一个学生根据数的特征去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倾听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三、在游戏中发展学生对知识的梳理整合能力 在复习课中,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对学生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梳理,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运用到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并将某一阶段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整合,从而实现知识内化的过程。 如一教师在复习《位置》时,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我说你做 师:同学们要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做出相应的动作。 师:举左手 师:举右手 师:用你的右手摸左耳朵。 师:用右手握握你同桌的右手。 师:请第一组的同学站起来对全班同学说你好 师:请第二行第三个同学起来摸摸你右边同学的头。 师:请每一行的第二个同学起立,向右转。 学生通过游戏我说你做对这一阶段学习的上下、左右、前后以及从 两个维度来描述位置等知识都进行了有效的梳理和整合,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因此,我们数学教师,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选择游戏时,一定要选择有数学味的游戏,让学生从喜欢游戏开始学会喜欢表达,喜欢思考,从而真正地喜欢上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