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心得交流] 《分类》教学反思(2)

[复制链接]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类》教学反思(2)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类》教学反思(2)

这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按一定标准分类,这节课则要让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课题是《整理书包》。教学活动世界和河南博云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中小学教学同步课件展开的。

学生观看:课桌上有很多书。

师:书真乱,我们来整理一下吧?

生1:什么是整理呀?

生2:就是分类。

师:你准备怎样整理呢?

生3:大的放在一起,小的放在一起。

师:你的意思是按照大小分,可以。(板书:1、大小)第一种。(暗示还有不同的整理方法)

生4:大的放下面,小的放上面。

生多:说过了。

生4:不是大小,是从大到小。

师:明白了。(2、从大到小)

生5:按科目分,语文的一起,数学的一起,英语的一起。(因回答问题的人很多,我忘记了这个同学的名字,很佩服这位同学的概括能力。科目一词出现在课程表中,不知道他是不是看课程表了解的,如果是,说明他很善于观察。)

师:上课时很好找。(3、科目)

生6(陈子安):按课表分。

师(不理解地):怎样分?

生6:看课表里有哪些课,按课的安排分。

师(领悟):哦!有顺序。(板书:4、课表)

生7(梁启正):按星期分。

“啊?”有的孩子情不自禁地张大嘴巴,啊出了声音,我也一时没明白怎么分。

生7:就是看看星期一上什么课,把这天用的书放在一起。今天不用的放在旁边。到星期二也这样的。

噢!理解了。

师:把一天要用的放在一起,可以。(板书:5、星期)

生8(王鲁月):按文化分。有文化的放上面,没文化的放下面。

我差点被逗乐了。在她的心里哪些有文化,哪些没文化呢?她说:“语文最有文化,然后是数学、英语,接下来是音乐、品德哪些。”

(板书:6、文化)

生9:书和书放在一起,本子和本子放在一起。

师:很清楚。(板书:7:书和本子)

生:“我有不同意见。”

生:“我还有不同意见。”

……

师:我们看看电脑上都是怎么分的。(演示按科目分)

“和我的一样!”一片欢呼!

(演示按书与本子分)

“我也是这样想的。”没有得到表现机会的蹙着眉,委屈地说。我安慰道:“是这样分的举手我看看。”还真不少。“恭喜你们。”

这时,陈可的手已经整理他书了。我看见不少孩子都坐不住了。

师:“我们来个整理比赛,看谁整理的有条理。”

孩子们立刻拿出所有的书,书包放在书柜里的孩子纷纷去取。

“老师,看看我的。”

“老师,看看我的。”

“老师,看看我的。”

……

呵呵,我马上招架不住了。

师:“整理好的小朋友请举手,谁最安静我就看谁的。”

……

展览了三个同学的“作品”,并让他们说说按什么标准整理的。

师:“你是按照什么来整理的?”

这下,全班小朋友都嗷嗷叫着举手。

“赶快跟你的同桌说说。”

一阵痛快的表达后,静了。

接下来是给铅笔分类……

反思:

自主的整理活动。本节课有两个活动,整理书包和给文具盒中的铅笔分类。这两个活动与平时设计的活动不同,随着学生的脑力活动的展开,学生不由自主地有做的欲望。我是看着学生的表情安排活动的开始和结束的。

自愿的表达需求。从“你准备怎样分”开始了新课,没有动画,没有故事,完全是抽象的脑力活动。十几分钟后,每个学生都有了表达的需要,同桌的互诉心声把课堂推向高潮。真实的交流互动感染了我。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也安排过同桌交流的环节,但孩子们表现冷淡。为什么今天他们这么愿意表达?我想是源于每个学生都整理了书包,参与了活动。动了也就有说的内容和要求。他们要表达是自己的想法不是重复别人的语言,这次的说是一次创造性的表达。如果无话可说,怎么会有想说的愿望呢?

逆向的教学安排。《新课标教案设计》这样安排本节课:整理——汇报。先感知,后深化,是顺向,符合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回顾本节课,我的安排是:设想——整理——汇报。有了很多的精彩设想铺垫,避免了学生的整理活动的盲目性,整理有条理性,有成就感。先猜想,后验证,是逆向,符合科学研究的规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