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义教版教材第10~12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 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 掌握圆柱的特征。 2、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的关系。 3、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能力。 三、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认识圆柱侧面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 教具、学具准备: 圆柱体的实物模型、相应电脑课件 、用硬纸做的一个圆柱、剪刀、尺。 五、教学流程预案: 一、谈话引入新课: 投影出示圆形的特征,复习有关圆的知识。教师通过长方形纸旋转围成一个圆柱,揭示课题。 二、认识圆柱 1、观察圆柱形状的实物。 师:(课件出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许多建筑设计成圆柱形,增加立体感、美感。如这些物体的外形都是圆柱形。 2、认识圆柱形。 师:那么这些圆柱形的物体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结合手中的立体图形自学数学书10页和12页的内容,思考下面的题目: 圆柱是由哪些面组成的? 这些面都有哪些特征? 生自学。 师:把你学到的知识与同桌、朋友共同分享一下好吗?现在小组内交流,各小组长整理好准备汇报。 小组长汇报。 底面:拿着圆柱,同桌面对面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2个底面有什么关系呢?将圆柱两底面分别画在纸上,剪下重叠比较大小,你发现什么?(课件) 板书:两个底面,完全相同的圆。 比较胖瘦两个圆柱,师:底面的圆大些,圆柱就粗些。出示感受。 高:出示高(吸管)矮两个圆柱,说说感受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来看看,你圆柱的高在哪里?有几条?你可以怎样测量最方便? 同桌互相测量圆柱体实物的高,学生反馈后请一名学生上讲台测量,讲评讲方法。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3、深化感知:(课件) (1、)(课本11页)指出下列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圆柱? (3、)让学生说出圆柱的有关数据。小学教学设计网 WW W.XX Jxsj.cn 4、教学侧面:用手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有什么感受? 如果要想知道圆柱体侧面的包装纸有多大?怎么办? 学生操作:把罐头盒或饮料罐等的商标纸用小刀切开,再打开,看看商标纸是什么形状?它们和圆柱有怎样的关系?(课件)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自己制作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A、在物体的侧面画一条高,沿着这条高把商标纸剪开。把剪开的图展开,再重新包上。与圆柱相比较,长方形与圆柱之间有关系吗?(填写表格) 小结得出: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B、讨论研究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与圆柱之间的关系;(填写表格) 小结得出: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也就是说:当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 C、介绍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与圆柱之间的关系。(填写表格) (2)小结:通过我们刚才的研究和讨论,知道了圆柱侧面的展开可以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指着图边问边答)当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的时候, (3)分别让学生在教似的引导下回答以上问题,再板书。 三、巩固深化:实际运用圆柱 1、请你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圆柱,分别得到以下图形。请你判断一下它们是分别从哪个面看到的?(课件) 2、填空 1、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 ),它们是( )的圆形;周围的面叫做(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 )。一个圆柱有( )条高。 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的一条边固定贴在一根木棒上,然后快速转动,得到一个( )。 3、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是12.56厘米,宽是3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高是( ) 厘米。 4、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正方形,边长是9.42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高是( ) 厘米。 3、判断 1、上下两个底面相等的物体一定是圆柱体。 2、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后会得到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 ) 3、同一个圆柱底面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 4、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12.56厘米。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一个 长方形。( ) 5、 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12.56厘米。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 ) 6、 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 ) 四、小结学习内容。(略) 板书: 圆 柱 侧面展开后与圆柱的关系:(略) 长方形纸旋转圆柱形 分别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