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圆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圆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圆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 执教:昆山玉峰实验学校胡雪芳 评析:张家港市沙洲小学陈惠芳202300 教学流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师出示: 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在我们的生活周围你还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形的? 学生举例说。(硬币、茶杯盖的形状、玻璃器皿的外形等等)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个布口袋,里面有很多的东西。我请大家来摸一个圆形?看谁能一下子摸出来。 指名学生上台操作,提问: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问: 那么,什么叫圆呢?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小结: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评析:胡老师的新课导入,从生活实际出发,她能创设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既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又新颖有趣,吸引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研究特征 师:刚才大家已经认识了圆,那么,想不想把它画出来看一看呢?请你在白纸上画一个圆。 学生自由画,稍后,教师讲评学生的作业: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用了什么方法? 生1:我是用手画的。师示意他举起来:象圆吗?有点象。(教师夸奖他:不用任何东西,也画得不错,基本功扎实) 生2:我是用硬币放在纸上,描出了一个圆形。(还有很多学生也说是借助了双面胶等圆形的物体画出来的,师表扬学生肯动脑筋。) 生3:我是用圆规画的? 师好奇地问:那你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用圆规画出来的? 学生介绍他的画图方法。 比较一下,谁的方法画的圆比较好?大家一致同意用圆规的方法比较精确。 3、现在就请每个同学用圆规在第二张白纸上画一个圆。学生开始操作, 在投影上,老师将一生先画好的圆进行了演示,同学进行评价。他的线条画得不均匀,大家建议他重新画一下。 几分钟后,学生全部完成了作业。老师让大家四人一组,把四个人的圆放在一块,相互欣赏一分钟,可以说一句表扬的话。 4、师:欣赏完了刚才四个同学画的圆以后,你发现四个人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啊? 学生说:我发现了四个圆的大小不一样,画在纸上的位置也不一样。 老师提问: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圆的位置会不一样? 生说:我们把圆规的针尖放在纸的位置不一样。 师:对呀。你知道这个点叫什么吗?它就是圆心。找出自己画的圆的圆心。并写上字母O。 师:现在大家都明白了,是谁决定了圆的位置? 那么,又是谁决定了圆的大小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了圆规两只脚拉开的大小就决定了圆的大小。 师:如果要用一条线段表示圆规两只脚间的距离,小组讨论一下,该这样表示。 教师在黑板上画的圆上任意画一条线段,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提问: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什么? 再画几条线段,这是半径吗? 那么,现在你们明白了是什么决定了圆的大小。 5、小组比赛:10秒钟,你能画多少条半径?学生在自己画的圆中画半径。 你一共可以画多少条?半径有什么特点:你怎么证明的,说给同桌听。 生:我是量的。 生:我是折的…… 教师进行小结:在同一个圆内,半径有无数条,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6、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同桌评价一下是否正确。 7、玩一玩:刚才老师给大家发了一个圆形的纸片:老师忘了画圆心,你能帮助老师给找出来吗? 生:我把纸条对折,发现了有一条折痕,所有的折痕集中在一点,这一点就是圆心。师:你们同意吗?折痕叫什么名称呢? 师:请大家看书找出这个折痕叫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出直径的概念。 师:在自己画的圆中,画出几条直径,看看直径有什么特点。它与半径有关系吗? 学生自由操作,同桌学习交流:得出了在同一个圆内,直径有无数条,所有的直径都相等,而且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怎么表示呢?学生继续看书。 [评析:现代心理学认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一方面降低了学生接受知识的难度,另一方面,能联系学生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在这个过程中,胡老师能通过三个有机的环节:欣赏中找圆心---讨论中找半径---比赛中知特征,大胆放手,把一切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训练,在动手中掌握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特征以及关系。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活泼,而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三、总结评价,愉快作业 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 作业:边听音乐,边用学过的图形拼图。(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等拼成不同形状的图形,看看谁的动手能力最强) 活动结束后,进行小结评比。 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数学有什么用? [评析: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合作交流中巩固新知,一方面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另外,可以使学生学有所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丰富学生“主角”的意识。] [总评]:从胡老师本课的教学设计来看,教师能充分体现新的课程理念,并成功运用杜威的活动教学理论,精心设计好每一步教学流程。不仅考虑了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更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的改变,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新课的导入我们就可以看到,她的设计显得与众不同,充满游戏色彩的开始,深深吸引了学生,课堂教学中,胡老师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小组学习、交流探究、比赛等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拓展了“圆的认识”的知识内容,并注意评价的多元性、多向性。最后的练习设计,更加强调了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真正体验了探索获取新知的成绩感和成功感。同时也达到了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