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了解我们自己》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了解我们自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对本班同学的身高、体重、年龄等情况进行统计,提高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3、让学生进一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态度。 教学重点:分组收集数据并且合理分段,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教学难点:数据的合理分段整理 教学准备: 信息卡,练习纸、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互相了解 师:仇老师给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下面一起了解一下仇老师。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了解了老师,下面也该了解你们自己了。 (1)师:你们想了解自己班里同学的哪些情况? 生:想了解身高、体重、年龄[教师随机板书]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我们自己。[板书课题] 师:课前同学们填写了自己的信息卡,谁来说一说自己的信息。 四 班个人信息卡 姓名:( ) 身高:( )厘米 体重:( )千克 年龄:()岁 生日:()月份 参加()兴趣小组 三、确定主题、收集数据 1、渗透方法: 师:要了解这些内容,应该怎样收集这几方面的数据? 学生交流,教师出示以下方法: A、自己对班上同学逐个询问,了解需要的数据并作记录。 B、几个同学合作,每人调查一大组或一个小组的同学,然后汇总,获得全班同学的数据。 C、每位同学把自己的相关统计数据贴在桌角,供其余同学自由查阅记录整理。 D、由老师逐项统计,同学们直接获取现成的数据。 师:选择什么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合适。今天我们运用B和C两种方法收集数据。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信息卡贴在桌子的右上角或左上角。 2、选择主题: 出示5个主题牌: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一说,你们小组最想了解什么?请组长上来选择。 师:请选择统计兴趣组的同学站起来。 3、小组分工: 师:确定了统计主题,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小组怎样分工收集数据又快又准确。[板书:收集数据。组长分配,2人一组,每组的第一排收集第一组数据,第二排收集第二组数据 现场采访:你们两人统计那一组的什么信息? 提问:在收集数据时要注意什么?[不重复不遗漏,注意安全,前面人多就从后面开始,不要拥挤。] 4、收集数据 师:每组开始收集数据,比比哪一组又快又准确。 提问:收集好数据后我们接下来怎么做呢?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了解我们自己》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了解我们自己》教学设计三、合理分段、整理数据 1、分段: 师:收集好数据后我们接下来对数据分段整理。[板书:分段整理] 出示: 师:每个小组说一说应该怎样分段? 生1:找出全班身高的范围,分成几段。 师:体重的分段方法与身高相同。 生2:生日按出生的季度分段。 生3:年龄按岁数分段。 生4:兴趣组按组来段。 2、整理: 师:分好段可以整理各段的数据。 提问:用什么办法整理出各段人数的?[用画正方法统计] 要求:请收集数据的同学读出数据,由组长画正统计,统计在统计图表的对应各段的下面。其他同学帮助检查核对,比一比哪组最快? 3、制作统计表: 请各小组完成统计图表,先在组内交流。 四、汇报交流、分析数据 师:刚才我们分组进行了统计,下面让我们一起分享统计的果实。 1、提问:看到我们班身高统计表,你能了解到什么? (1)儿童9岁至11岁标准身高对照表 (2)请出比较符合该平均身高的同学,体会他的身高水平处于平均状态。 (3)儿童乘车购票须知:1.1米以下的儿童不用买票,1.1米到1.4米需买半票,而身高在1.4米以上的儿童应买全票。 2、(1)看到我们班的体重统计表,你知道些什么? (2)体重大概测量方法: 男:身高105厘米=体重[千克] 女:身高100厘米=体重[千克] 师:每个同学算一算自己的体重。 (3)提问:你的体重与平均体重比较怎样?你要注意什么问题? 3、师:如果我们班要举行一个班级生日会,你认为放在哪个季度最合适? 4、师:我们班同学年龄一般是9周岁和10周岁两种。 师:我们的年龄与坐飞机买票还有点关系呢? 2周岁以下 2周岁-12周岁 12周岁以上 飞机票价 票价的 半 票 全 票 比较:这两种都是条形统计图,一个是横条,一个是竖条。 5、师:哪种兴趣组最受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