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2、能力目标:在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丰富的数学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等式之间的关系、进行等式之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观察,感知等量代换。 1.运用学具,开展拼图游戏。 师:小朋友们,你们玩过拼图游戏吗? 生:玩过。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拼一个材料中所给的长方形。请拼好的同学,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拼法。 (1)请你说说你是用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的? 生1:我是用两个梯形和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的。(请学生上来摆) (2)有不同的拼法吗? 生2:我是用六个三角形拼成的。(请学生上来摆) (黑板上展示两种拼法) 2.观察、思考、交流,体会等量代换思想。 师:你们刚才有各种各样的拼法,其实归纳起来就两种:一种是用两个梯形和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还有一种是用六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一个长方形=六个三角形) 师:如果老师想把那两个梯形替换成三角形需要几个,请同学们动手摆一下。 摆好的同学请把手举起来。 生:我用四个三角形替换了两个梯形。 师:有不同答案吗? 师:同学们真棒!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对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梯形=四个三角形。 师:我们通过替换也得出一长方形=六个三角形 3.揭示课题。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在换的过程当中,就已经运用了一种数学思想等量代换(板书课题) 等量代换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比如说:一张十元的钱可以等值代换10张一元的钱。在同学们熟悉的故事《曹冲称象》当中,聪明的曹冲就是用石头的重量代换大象的重量, 二:尝试解决,拓宽思维,应用提高。 师:老师刚刚得到一个消息,今天,数学王国正在进行一场数学大擂台,热闹非凡,同学们想参加吗? 生:想(大声地回答) 师:那么你们做好准备了没,我们马上要出发了。 生:好了。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第一轮的赛题,红红的苹果真好吃!从这幅图中你们得到了什么信息? 生1:1个红苹果=2个青苹果 生2:2个青苹果=6个小苹果 师;那让我们求的是什么呢? 生:2个红苹果=()个小苹果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等量代换》教学设计师:请同学们仔细算算答案是什么呢?做好的同学在仔细思考一下这个结果是怎么得到的。 师:请做好的同学把手举起来,有这么多同学做好了,来你说,是多少。 生1:12个。 生2:12个。 师: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到底是多少?老师请同学起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有1个红苹果=2个青苹果,2个青苹果=6个小苹果可以得出1个红苹果=6个小苹果。从而得出2个红苹果=(12)小苹果。 师:看来同学们这一轮比赛结果都不错,请看第二轮的赛题。请一个同学起来读一下。 生:2个红苹果=1个菠萝,1个西瓜=2个菠萝,1个西瓜=()个红苹果 师:这位同学读的很好。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是怎么来理解这一题的。 生1:通过反复读题目,我发现菠萝既和苹果有关系,也和西瓜有关系。 生2:我只要求出2个菠萝=?个红苹果,就能求出1个西瓜=()个红苹果。 师:请同学们快点算一算。 师:这么快就算好了,老师请同学起来说,是多少。 生1:4个 生2:4个 师:那怎么来的呢? 生:我根据2个红苹果=1个菠萝,1个西瓜=2个菠萝求出了 2个菠萝=4个红苹果 . 师:非常棒!做对的同学请举手,这一轮对的同学就相对少了,同学们还有信心继续往下赛吗? 全班同学大声回答:有 师:好,看第3轮的赛题,用那个同学愿意来读一下吗、 生1:= + =240,= ++ , 那么=(),=( ) 师:请同学们动动脑筋,应该怎么做? 生:用三个小正方形相加去代换三角形,从而得出四个小正方形相加等于240,得出一个小正方形等于60,三角形等于180。 师:这位同学讲解的很好,你们的思考方法也和他的一样吗?无论你们怎么做,同桌之间互相讲一下。 三、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结课:这节课快接近尾声了,在最后老师想讲一个关于等量代换的故事。(故事内容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