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二、教学重点: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形的相对位置。 三、教学难点: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 四、教具:正方体 五、学具:正方体,彩笔。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用3个4个正方形摆图形,师提问:我们可以从几个方向来观察它?你看到了几个正方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索。 1.游戏一。 (1)引语:今天我们来做游戏,好吗? 我用4个正方形木块摆一个图形,但你是看不到我摆的图形,请你根据我的指令,搭出和我一样的图形。 师发指令,生活动。 (2)两人一组,玩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a.两人不许互相看各自摆的图形。 b.指令尽可能少。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 2.游戏二。 (1)我们在来做第二个游戏。 师:我摆了一个图形,请你们向我提问题,然后根据我的回答,搭出和我一样的图形。 (2)两人一组,玩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a.两人不许互相看各自摆的图形。 b.指令尽可能少。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 (三)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搭 一 搭 游戏一 游戏二 练 习 三 一、教学目的 1.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三、教具:情境图。 学具:小棒,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指名发口令,学生按口令摆立体图形。 (二)基本练习: 1.P16第1、2题。 (1)独立做。 (2)订正。 2.P17第3题。 (1)独立做。 (2)独立搭。 3.P17第4题。 (1)独立画。 (2)订正。 (三)拓广练习: 1、同步练习P16 2、自主天地P10 (四)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三 搭一搭 看一看 连一连 画一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