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第三册《乘加乘减》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第三册《乘加乘减》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乘加、乘减,让学生体会解决实际问题应该用不同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会计算乘加、乘减,会解决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背诵(15的乘法口诀) 2、开火车。 42= 23= 34= 52= 13= 22= 44= 33= 51= 35= 54= 55= 3、把下面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改写--------------------------- 5+5+5改写--------------------------- 2+2+2+2+2+2 改写--------------------------- 4+4+4+4+4 改写---------------------------(为什么这个加法算式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那像4+4+4+4+3这样的式子呢,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为什么?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出示例5,让学生仔细观察。 师: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师:同学们能看出这么多的信息,你们真是太棒了。再看看题目要我们求什么问题?(一共坐了多少人?) 师:那该怎样列式呢?(只要求列式,不用算出结果) (三)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1、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同学们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写在你的算术本上。 (老师巡堂去看学生做的情况) 2、展示学生的解法,交流讨论。 师:我们现在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谁来说说你的算式是什么?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结果: ①3+3+3+2 ②3x3+2 ③3x4-1 3、 3、全班讨论交流。 师:一个问题可以列出这么多种算式,那这些算式列出有没有理由呢?我们现在一起来讨论。 (让列②式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3x3是怎么来的?2呢? 师:这样说,大家同意这个算式的列法吗?同意的话,说明这个算式是列得有道理的。掌声表扬! (像3x3+2这个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乘加算式。) (让列③式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3x4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减1呢? 师:这样说,大家同意这个算式的列法吗?同意的话,说明这个算式也是列得有道理的。同样掌声表扬! (像4x3-1这个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减法,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乘减算式。)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内容。(板书:乘加、乘减) 师:看黑板上小朋友做的方法,你都看懂了吗?同学们真棒,像②、③这样的式子,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你们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把它们写出来,你们真的很棒!。 4、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像乘加、乘减这样的算式,同学们觉得应该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5、选择自己喜欢的解法,对同桌说一说算理。 (四)闯关游戏。 师:乘加、乘减算式比连加算式来得简便,只要你看懂了图意,知道算法,便能很快地列出正确的算式了。现在老师就看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了,进入我们闯关游戏的第一关。 1、P58做一做、1(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2、口算题(体现乘加、乘减算法) 3、P58的15题。 4、我会想 小华有4本故事书,小丽、小刚和小华的同样多;小强有5本故事书。他们一共有多少本故事书? 第一种方法:4 + 4 + 4 + 5 =17(本) 第二种方法:3 4 + 5 =17(本) (五)课堂总结。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乘加乘减时,应注意什么? (六)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 ①3+3+3+2=11(个)(连加) ②3x3+2=11(个)(乘加) ③3x4-1=11(个)(乘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