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一年级数学《1~5的加减法综合练习》教学课例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一年级数学《1~5的加减法综合练习》教学课例人教版第一册1~5的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安排了5课时,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1~5的加法,减法的初步认识和1~5的减法,练习三。本节内容还是比较浅显的,但这部分内容又是非常重要,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它,系统地理论化地学习它,从中体验加法的合起来含义和减法的去掉含义,并学会选择最好的方法来计算。这一内容直接影响着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学习。所以在第五课时安排了本节综合练习课。根据课前了解,我班的54名学生都已经学会了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也会根据具体情境正确地选择加减法,只是熟练程度有差异而已。 刚入学的孩子上课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比较差,课堂教学需要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根据本班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学习心理等实际,本节练习课我设计了游戏活动,用游戏的形式带领学生参与练习巩固,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把学生带入数学环境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这些数学问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提高,并获得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开始:计算练习 师:再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节日里很多人去旅游,现在老师也带着小朋友一起乘着火车去祖国大好河山走走瞧瞧。但上车之前老师先要进行一下检测,通过的同学才能领到车票。 1.对口令:3、4、5的分解与组成。 2.个别提问。 5 4 3 5 5 / / / / / 2 □ □ 2 1 □ 4 □ □ □ 3.抢答: 4-1 5-3 2+3 5-4 2+2 5-2 3+2 4+1 4-3 4.开火车口算。 5.组长发给每人一张车票,进行纸上10道题的口算练习,同位对照得数。 师:大家真棒,都领到上车的车票了。闭上眼睛,坐好了,开车,呜!(课件演示:火车出发)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教师的话使学生情绪高涨,感到有趣开心,然后进行前奏数的组成和计算练习,为后面的练习作铺垫,创设了学习情境。] 二、活动进行: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师:火车把我们带到了一片大花园,好美啊!小鸟在唱歌跳舞,小猫、青蛙在游戏玩耍。(课件演示:美丽的大花园。黑板出示四幅主题挂图) 1.集体交流。 师:叽叽叽,小鸟在招呼我们呢?你看到了小鸟在干什么?要想知道现在有几只小鸟,可以怎样想?怎样用算式表示? 2.同桌交流。 师:瞧瞧小猫在忙什么?看到这幅图,你能向同桌提几个问题吗?你觉得自己的哪个问题很好,说出来想让大家回答? 3.小组合作交流。 师:再瞧青蛙和小猴子在玩什么? 小组内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并用算式表示一下他们怎样在玩。 [在体验加减法的不同含义时,回答教师的问题自己提问题组内交流问题,由扶到放,学生的思维也一步步地深入,通过自己的思考与理解,明确了加减法含义。] 三、活动高潮: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观察画面情境列式计算。 (1)师:火车开呀开呀,把我们带到了小朋友最喜爱的海洋公园。 (课件演示:海洋公园) 继续演示:4条鱼和1条鱼游到了一块儿。 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学生将算式列在黑卡纸上,举起来校对) 现在有几条鱼?课件演示:原来的5条鱼,游走了2条。 学生继续列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一年级数学《1~5的加减法综合练习》教学课例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一年级数学《1~5的加减法综合练习》教学课例这2条鱼又游回来了,现在是几条鱼? 学生继续列式。 [利用课件将生动的情节转化为数的运算,通过看图理解,将过程用式子表示出来,这是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同时,利用连续情境,渗透了加减混合计算。] (2)师:野生动物园到啦! 课件演示:野生动物公园里热闹场面。 有鱼、小鸟、小兔、小鹿等。 让学生观察,同位交流,充分发挥想象:能列出多少加减法式子。 [野生动物园情境列式中需要选择条件,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发挥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2.语言情境列式计算。 师:大家玩得可开心了,哦,到家了,老师开始点人数了。 (1)1号车厢原来有5个小朋友,下车2人,帮老师想想车上还有几个人?(学生直接说出得数) (2)小红看到2号车厢一开始下车4人,后来又下来1个人后车厢里就没有人了。原来2号车厢有几个人?现在2号车厢还有几个人? (3)3号车厢原来有2个女同学,2个女老师,3号车厢原来有几个女性? [通过倾听教师所描述的语言直接说出得数,是学生对教师的话的含义理解和计算过程内化为一个快速、简洁、有机的思考历程,是对本节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活动结束:总结及书面练习 1.今天你乘着火车干了些什么? 2.完成书本第27~28页练习三中的习题。 [评析] 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其中包含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这节课我创设了坐火车游览祖国山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经历买票上车参观美丽花园野生动物园历险海洋公园联欢下车过程中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使枯燥的练习变为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活动,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本节教学经历了三个环节,并且注意层层深化。 1.练习数的组成与计算,加强基础训练。 2.体验区分加减法的含义。 3.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我注意并努力体现以下几点: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始终是学生在自主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以导游、合作者的身份去帮助学生。同时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在练习中,通过对口令,抢答,将式子写在自己的纸板上,同位交流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得到需要的数学知识。 2.知识承前启后,留有余地。 在本节课练习内容上,体现了多元化、开放化。比如取票上车,必须进行计算活动;野生动物园情境列式中需要选择条件,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海洋公园情境中学生又初步有了两步、三步计算的意念。 3.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在本节课,当学生的想法需要有人倾听并交流时,当他们学习有困难时,小组合作交流都带给了他们更好的机会和条件。 4.联系生活,感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练习内容选择学生熟悉的坐火车游览祖国山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过程中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比如点点人数,看看动物园,数数小鸟,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注意,去思考,从而让学生亲近数学,喜欢数学,将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并提高了数学学习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