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多数学生已有数数基础,教学时在这基础上,运用一些图片等直观教具,学学习数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的兴趣. 二,单元教学目标: 1 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 通过数学校的花草树木,教育学生要保护学校的花草树木.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先学习数数,在数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比多少,比长短和比高矮. 四,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五,单元评价要点 数数.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 1 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 课时 授课 日期 备注 教科书第2 5页内容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1 9月5日 单元测试 测试情况 反馈 合 计 第一册 第二单元《比一比》教学计划 骏景小学数学科 一年级备课组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 ,多 ,少的含义,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初步感知长 ,短 ,高 ,矮的含义,引导学生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 ,多 ,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 ,短 ,高 ,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4 通过比较教室花草的数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学生在数数的基础上学习比多少,比长短, 比高矮,为进一步学习比大小和以后数学的应用打下基础. 四,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 ,多 ,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 ,短 ,高 ,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五,单元评价要点 比多少,比长短, 比高矮的方法.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 2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 课时 授课 日期 备注 比大小,教科书第6---8页 1, 使学生知道同2, 样多 的含义. 3, 初步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4, 知道 多 ,少的含义. 5,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6, 对学生进行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等思想品德教育. 1 9月6日 比长短,教科书第9,10页,做一做及练习一的第5,6,8题. 1,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2, 初步感知长 ,短 高 ,矮的含义,3, 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 4,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5, 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6,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9月7日 单元测试 测试情况 反馈 合 计 第一册 第三单元《1 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计划 骏景小学数学科 一年级备课组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数已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5以内数的口算.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5 以内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具体措施 1,运用图片等直观教具和学具,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创设学生熟悉的环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3,安排生活中的数等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体验用数学的兴趣. 4,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让学生自己动手,从实践中总结出学习的方法. 四,教学进度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一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单 元 教参建议课时数 计划 课时数 周 次 备注 一,数一数 1 2 第二周 二,比一比 2 3 第三周 三,1 5的认识和加减法 10 12 第四周---第五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