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数学家故事] 牛顿与方程

[复制链接]

牛顿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是17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他和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共同创立了微积分.他提出了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他对光学也有重大贡献.这位大科学家家喜欢用方程解题.他不认为用方程详细地去解“文字题”会降低自己的身份.

牛顿说:“要想解一个有关数目的问题,或者有关量的抽象关系的问题,只要把问题里的日常用语,译成代数用语就成了.”

列方程的过程就是把日常用语译成代数用语的过程.比如“父子两人年龄的和是58岁.7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2倍.求父亲和儿子的年龄.”设父亲年龄为x岁,则儿子年龄为(58-x)岁.7年后,儿子是(51-x)岁,父亲是x+7,则父亲又是儿子年龄的2倍,可列出等式

x+7=2[(58-x)+7]

这最后一个等式,就是代数语言.翻译成代数语言后就可以解答用日常用语提出来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解方程.

牛顿常常出一些方程问题,下面来看其中的两道.这些题出自牛顿的名著《一般算术》.要说明的是,为便于理解,我们把长度和重量的单位都已改为现行通用单位.

邮递员A和B相距59千米,相向而行.A2小时走了7千米,B3小时走了8千米,而B比A晚出发一小时,求A在遇到B前走了多少千米?

设A在遇到B前走了(x+)千米,其中是A比B早出发一小时所走的路程.

此时B走了59-(x+)=55+-x(千米),

两人相向而行,同时相遇,所用时问一样,可列出等式:

x=(55+-x).

整理计算得,x等于31.5,所以A在遇到B前走了35千米.

以上是牛顿出题我们来解,下面来看看牛顿自己解算的一道题,对我们很有启发.

一个商人每年要花掉100元维持全家生计,然后将自己的剩余的财产增加.经过3年,商人发现他的财产增加了1倍.问商人最初有多少财产?

牛顿一开始就进行了从日常用语到代数用语的翻译工作.牛顿说:为了解这个问题,应澄清问题中隐含的所有假定:

于是问题归结为解方程

,

解得商人最初财产为2023元.

从牛顿解方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是怎样一步一步把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分步译成代数式,最后列出方程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