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23页例2例4及练习五到6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能够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讨论法、尝试教学法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乘法结合律。 板书课题: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问:同学们,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乘法结合律 出示例2,让学生默读题目,弄清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齐读后,用两种方法解答出来。 (54)2 5(42) =202 =58 =40(个) =40(个) 让学生说说解答思路。 教师:这两种思路,都求出共有40个球,既然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相同的,我们就可以用等号把这两个算式连接起来。 比较一下等号两边的算式,她们的相同点是什么? 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 再出示两组算式:(154)10( )15(410) (2023)5( )125(85) 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相等说明了什么?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比较上面的三个等式,仔细分析一下这三个等式,并回答下面的问题。这三个等式中,等号的两边都是几个数相乘?这三个等式中,等号两边的三个数系统吗?等号两边的 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多让几个同学发言。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看例2后面的结语,先请一个同学读一遍,再让全体学生齐读。接着,教师指出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 bc=a(bc) 做第28页前半页做一做 2、教学例3 出示例3 20234 如果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应该先算什么? 想一想,怎样计算可以使计算比较简便?根据是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20234 =43(254) =20230 =2023 3、教学例4 出示例4 20234 让学生讨论,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让学生自己做,集体订正。 教师板书:20232023 =25 =20233 =2023 比较例3和例4的共同点,使学生知道在计算连乘时,可以先把能凑成整百或整十的数先乘起来,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做第28页最后做一做中的题目。 2、做练习五的第69题。 四、作业:练习五的第10、11、12题。 五、小结 什么叫乘法结合律? 附板书: 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54)2 5(42) =202 =58 =40(个) =40(个) 20234 =43(254) =20230 =2023 20234 =20233 =20233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