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3、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4、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分数的意义。 一、操作引入: (1)激发操作: 通过老师的观察,你们个个都是心灵手巧的学生,你们愿意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好数学吗?请拿出一张长方形白纸,你能用彩笔给它的一半涂上颜色吗?比比谁做得快! (2)组织交流:你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对折? (3)操作比赛:请再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把它平均分成四份,给其中一份涂上颜色。再拿出第三张长方形纸,把它平均分成三份,比比谁做得快。 (4)激发:一半在数学上可以用一个怎样的数表示呢,你知道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或:你想用一个合适的数表示吗?今天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分数) 二、 自主探究,体验分数意义。 (一)、认识1/2 1、 师:刚才这张长方形纸的一半能用我们学过的数来表示吗?谈谈你的看法。屏显 :1/2。 2、 师:另一半呢?为什么? 3、 屏显: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4、 师:这个二分之一会写吗?会读吗? 5、 实际操作,体验1/2。 ⑴出示各种形状的纸片,师:你能找到这些纸片的1/2吗?并画上阴影部分表示出来。 ⑵展示并交流你是如何找到的,阴影部分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 ⑶观察思考:你有哪些发现? A:相同之处(强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 B:不同之处:阴影部分的形状、面积各不相同。(讨论强调谁的) ⑷出示不平均分的圆片,师:这个阴影部分能用1/2来表示吗?为什么? ⑸师:你还能找到谁的1/2呢?怎么找? (二)认识其他分数,进一步理解分数。 1、 组织创造。(学具:同样大的正方形每个学生一张。) 师:我们认识了1/2这个分数,你还想认识哪些分数?(1/3、1/4) 你能在这张正方形纸上涂上阴影部分来表示出你想认识的那个分数吗?(注意:在合适处标上你想认识的那个分数。) 2、 组织交流与展示。 3、 观察并提出数学问题: ⑴抽象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⑵分数有大小。进一步观察得出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 三、分数的大小比较。 (1)出示例5,问:你能在圆圈内填上大于或小于吗?为什么1/2大于1/3?为什么1/4小于1/3? (2)出示反例,问:为什么1/2比1/3小呢?强化同样大。 (3)练一练第4题。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2>1/( ) 1/5<1/( )。 四、回归生活: 分数实际上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产生的,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能说出哪些分数的例子? 五、巩固练习: ①练习二十一第1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涂色,并指名板演。提问:为什么都只涂一份? ②第2题 让学生集体读一遍。 ③第4题 让学生先填一填,再口答。提问:为什么1/4比1/5大?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几分之一是怎样得到的? 拓展:师:马上要下课了,你能帮老师取下黑板上所有纸片的1/2吗?你能再取下剩下的1/4吗? 七、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一第3、5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