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教育2023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精心选一选,慧眼识金(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 A.y=- B.y=- C.y= D.y=1-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等边三角形都相似B.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C.矩形都相似D.正方形都相似 3.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2),则此函数的解析式是( ) A.y=2xB.C. D. 4.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 , ,2,⊿A′B′C′的两边长分别是1和 ,如果⊿ABC与⊿A′B′C′相似,那么⊿A′B′C′的第三边长应该是() A.B. C. D. 5.对于反比例函数y=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2,-1)在它的图象上 B.它的图象在弟一、三象限 C.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D.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少 6.已知△ADE与△ABC的相似比为1:2,则△ADE与△ABC的面积比为( ) A. 1:2 B. 1:4C. 2:1D. 4:1 7.已知三点 , , 都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若 , ,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B. C. D. 8.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下所示,那么正比例函数y=kx和反比例函数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9.如图,D、E分别是A B、AC上两点,CD与BE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不能 使ΔABE和Δ ACD相似的是( ) A. ∠B=∠C B. ∠ADC=∠AEB C. BE=CD,AB=AC D. AD∶AC=AE∶AB 10.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BC上的点,且DE∥AC,若 1:4,则 () A. 1:16 B. 1:18 C. 1:20D. 1:24 二、耐心填一填,一锤定音(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1.如果反比例函数y= k-2x 的图象经过点(3,-2),那么k=. 12.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都经过点(1,k),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 13.若双曲线y=2k-1x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 . 14. 如图,△ABC中,AE交BC于点D,∠C=∠E,AD:DE=3:5,AE=8,BD=4,则DC的长等于 . 15.如图6,AE,BD交于点C,BA⊥AE于点A,ED⊥BD于点D,若AC =4,AB =3,CD =2,则CE =. 16.如果两个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为1:5,则它们的相似比为 . 17.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一组对应边分别为3cm和5cm,且较小三角形的周长为15cm,则较大三角形周长为___________cm. 18.已知一次函数y1=kx+b与反比例函数y2= kx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 . 三、用心做一做,立竿见影(共2个小题,共计12分) 19.已知y与x成反比例,并且x=3时,y=2. (1)求y和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 时,求y的值; (3)当y=3时,求x的值. 20.Rt△ABC中,∠ACB =90°,AD=4,BD=2,过点C作CD⊥AB,垂足为D. (1)写出图中所有相似的三角形;(2)求CD的长. 四、细致算一算,再接再厉(共2个小题,共计16分) 21. 如图,曲线为函数y=m-5x(m为常数)图象的一支. (1)求常数m的取值范围; (2)若该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A(2,n),求点A的坐标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2.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B,AC上的点,∠A=35°, ∠C=85°,∠AED=60°. 求证: . 五、努力想一想,马到成功(共2个小题,共计18分) 23.已知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且A点的横坐标与B点的纵坐标都是 ; (1) 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 求△AOB的面积. 24.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AC与E,交BC与D.求证: (1)△BEC∽△ADC; (2)BC2=2AB?CE. 六、探究试一试,超越自我 (共2个小题,共计20分) 25.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与 轴, 轴分别交于A(3,0),B(0, )两点, ,点C为线段AB上的一动点,过点C作CD⊥ 轴于点D.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若S梯形OBCD= ,求点C的坐标; (3)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O,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BA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6.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交于点P(n,2),与x轴交于点A(-4,0),与y轴交于点C,PB丄x轴于点B,且AC=BC. (1)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请探究: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点D,使四边形BCPD为菱形,如果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