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课本第52~53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并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2.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渗透符号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代数符号表示的简洁性,从而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难点: 理解字母表示数既可表示数量,也可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当你的妈妈又在你的耳边唠叨时,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回答:“妈,你这都说过n遍了!”还有,你跟你的同学炫耀时说过这样的话吗?“这游戏我n年前就已经玩过了!” 那这里的n表示多少呢? 它是一个不能确定的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二、展示情境,引导探究 (一)出示教材例1的情境图。 讲讲从情境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二)出示表格。 1.将表格补充完整(列出算式和求出结果)。 2.表格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3.你能通过一个简明的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用字母 表示小红的年龄)? 4.交流式子,进行比较。 5.想一想, 可以是哪些数?可以是200吗? (三)代入解题 设问:当小红的年龄 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 三、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一)出示教材例2的情境图。 (二)出示问题。 1.将表格补充完整。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 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1)出示如下情境图。 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请将你的式子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来。 (2)求出例2情境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 (3)完成例2“做一做”。 四、应用新知,巩固拓展 (一)看图填一填。 (二)算一算。 小红买了9本笔记本,每本 元,共需要多少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如果每本笔记本8元,小红付钱后找回了28元,那她总共付了多少元? 如果她付出相同的钱,却只找回了1元,那么笔记本一本多少元呢? (三)解决问题。 客车的速度是 千米/时,货车的速度是65千米/时,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 (2)当 时,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们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我们四年级孩子来说,本课内容较为抽象与枯燥,教学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讲完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 实现情景创设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本课课前交流中那个特别的“自我介绍”,既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又是为揭示课题做了自然有效的铺垫。接着,我从学生喜欢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充分调动积极性的同时也自然引出了新的问题。其次,大胆舍弃例2,采用猜谜游戏(猜年龄)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成功地营造了玩中学、学中玩的轻松学习氛围,学生自然总结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再把数量关系从用文字描述上升到用字母表示,体会用字母表示的优越性。在练习的环节中,我也是在依托教材的基础上又做了深入挖掘和再度创新,通过“快乐广场”、“生活馆”、“音乐吧”、“智慧屋”等模块,让学生置于情境中愉快地应用新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原本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因为这样的情境创设变得十分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被调动,让教学情境直接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服务。 2、数学生态课堂讲究数学思想渗透化。 数学思想是小学知识的灵魂。我们在用字母表示师生年龄中让学生感受对应思想;在“同一个数量可以用不同的字母表示,同一字母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在同一题中不同的数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这样三个环节中,渗透辩证思想;在三角形个数与小棒根数的变与不变,年龄的变与不变中感受函数思想,体现用字母表示数的价值,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3、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在教学用字母表示年龄的取值范围时,应该从最小值和最大值两方面去考虑,这一点我在教学中忽略了。 (2) 对于相同字母相乘,用“平方”表示,强调不够,教学时,还可以从相同数字相乘,三个相同字母或数字相乘这几个方面去拓宽一下。 (3)课堂学习评价要重视正面性和极积性,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加以赞许,恰当地予以表扬,让学生的自信得到满足,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但自己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有待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