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76-77页。 【学习目标】 1.比较系统地理解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能对各种数进行简单的分类; 2.初步感知小学阶段所学过的数在数轴上的分布,对小学阶段学习的数产生一种系统的认识。 【学习重点】:理解各种数的意义,找到他们内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学习难点】:运用数轴表示数。 【设计特色】 1.提供协作学习任务单,促进协作学习的有效性。 【学习过程】 环节 | 呈现 | 学生活动 | 学习目标 | 问题情境 | 在小学阶段,我们都学过哪些数? | 思考、回答。 | 回顾: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正数、负数 | 独立探究 | 思考题: 1、关于这些数,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2、在数轴上表示整数、分数。 | 在练习纸上完成 | 独立整理数的有关知识 | 协作学习 | (1)什么是自然数?有多少个?最小的自然数是多少?自然数的单位是谁? (2)什么是整数?自然数就是整数,对吗?谁的范围更大?整数是由自然数与负整数组成的。 (3)什么叫分数?什么样的分数叫真分数?什么样的分数叫假分数? (4)什么叫小数?我们学过的小数可以分为几种?什么样的小数是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呢?你学过什么样的无限小数?举个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的例子。 (5)什么叫百分数?它与分数的区别是什么? (6)举例说明什么是正数、负数? | 小组成员合作完成。 | 对有关这几种数的知识进行梳理,在合作学习中巩固掌握这类知识。 | 建构模型 | 1、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2、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3、自然数中最基本的计数单位是1. 4、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 5、------ | 掌握 | 掌握 | 应用拓展 | 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 1、40是50的80%。( ) 2、50是40的80%。( ) 3、这批种子的发芽率高达120%。( ) 4、用种子做发芽试验,发芽100粒。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100%。 ( ) 5、英才小学学生的近视率是6%,光明小学学生的近视率也是6%,这两所学校的近视人数是一样的。( ) 二、填空题: 1、分数的单位是1/8的最大真分数是(),它至少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了假分数。 2、0.045里面有45个( )。 3、把一根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一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每段长()米。 | 独立完成,并及时展示错例。 | 及时做题反馈,及时改正,及时掌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