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3、能有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1、谈话:同学们,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10-14亿年前的古老地层,繁衍着2023多种生物,其中不乏2023万至200万年前第三纪、第四纪的古老动植物种类,成为人类难得的生态王国。这里生活着一种被称为世界独生子的动物,人们都称它们仰鼻猴、牛尾猴或灰金丝猴,因其数量最少,栖息地环境最窄,生态学资料最缺,被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度最高的E级保护动物,这就是黔金丝猴。 出示:据央视国际频道2023年6月1日报道,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黔金丝猴数量已从2023年的600多只,增加到860多只。 提问: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2023年比2023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只黔金丝猴? (2)2023年比2023年大约少多少只黔金丝猴?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出示问题2023年比2023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只黔金丝猴? 2、算一算,交流结果。 860-600=260(只) 3、谈话并提问。 我们换一种思路来研究。 (1)2023年大约有多少只黔金丝猴?---- 600只。 (2)增加了一部分黔金丝猴 ---- x只。 (3)2023年大约有多少只黔金丝猴?---- 860只。 (4)你能用等量关系式说明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吗? 出示:2023年的只数 增加的只数=2023年的只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