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 统计(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能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2、在统计的过程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在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能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难点:

在统计的过程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威海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荣誉。其实,威海还是著名的国家园林城市呢!那里依傍海、风景秀美、楼在林中、人在绿中。让我们一起看看威海的绿化情况,好吗?

2、观察统计表,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出示2023年我国部分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请同学们观察威海市与其它城市统计表,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明确表1提供的信息是:部分城市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各是多少。)

谈话:(出示威海市20232023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请同学们观察表2,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明确表2提供的信息是:威海市20232023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变化情况。)

谈话:比较这两个表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别选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比较合适?)

[设计意图:选取现实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突出了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渗透环保教育。同时激发了统计兴趣,激活了已有的统计经验,为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奠定了基础。]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尝试选择。

谈话:分别选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比较合适?先自己想一想,再把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准备班内交流。

2、班内交流,了解特征。

谈话:分别用什么样的统计图更合适?为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比较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数量变化趋势,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3、尝试作图,加深体验。

谈话:请同学们先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统计图,再比较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同桌说说,准备班内交流。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4、班内交流,提升认识。

谈话:谁愿意展示你制作的统计图?通过条形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通过折线统计图呢?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明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个城市人均绿化面积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更能清楚地看出威海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增减变化情况。)

谈话:为什么图一横轴下的威海、苏州对着的是格子,图二横轴下的2023、2023对的是线?只能画点,所以画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两个统计表的特点,从而恰当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在学生交流时给予适当的点拨,有利于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的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1、课本 页自主练习第1题:调查本组(4人)同学每日睡眠时间,并用合适的统计图表示。

(1)组内调查统计同学每日睡眠时间,填写好统计表。

(2)独立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绘制。

(3)班级展示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清你选用哪种统计图?为什么?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由于突出的是睡眠时间的多少,所以应选用条形统计图。)

2、课本 页自主练习第2题:根据表中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1)学生独立解答。

(2)班级交流。(引导学生说清楚为什么选用折线统计图?网站一

周访问人次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设计意图:选取的先独立解答,再展示交流,教师引导点拨的练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四、回顾反思,总结全课

1、教师谈话: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通过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班级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反思,让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布置作业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青少年每日睡眠时间为几个小时比较合适,并向同学们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