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资料: 此部分内容是由北京市望京南湖中园小学鲍凤华老师和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孙家芳老师,根据新生入学前进行的6天培训总结的,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酌情使用。 一年级学生,从幼儿园走进学校,最先需要培养学生哪些习惯?怎样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具有这样的习惯?结合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向大家介绍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新生入学第一天 1.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的生活,知道基本的课堂常规,会排队,会找座位。 (2)知道什么是上课,会坐着上课,脚放平,眼睛看老师。知道要发言先举手,说话声音尽量大,语速适中。 (3)知道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知道回答老师的提问,会跟着老师想问题。 2.教学主要过程 (1)认识老师、学校,在介绍的过程中知道一些简单的课堂常规。 (2)老师依据个人的习惯提出具体要求。 上课、起立、坐下的姿势。(上课起立、师生问好,课堂如何举手,回答问题等。手放腿的两边;耳认真听;口大声说;眼看老师;脑积极思考。) 保持安静,拿东西要轻拿轻放。(拉椅子、拿铅笔盒、下课、在楼道里行走等。) 关于教室卫生的要求。(不乱扔东西,不撒水等。) 安排学生如何放自己的东西。(学习用品、水壶、书报等。) (3)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什么名字,住在哪,以前在哪里上幼儿园等。) (4)练习排队,找座位。 注: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训练学生的语速、音量。对学生的训练不仅要在知识教学时进行的,还要贯穿在每一件小事当中。 二、新生入学第二天 1.教学目标 (1)巩固第一天的训练。 (2)知道说话声音要大。 (3)能把自己看到的大声地表达出来。 2.教学主要过程 在具体的训练中应做到一下几点。 (1)常规训练常抓不懈。 要想好后再提要求,不能总是变化。提出要求后就一直严格要求下去,坚持再坚持,直到学生成为习惯。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两点:一是课堂常规每次提出的要求不要过多,孩子记不住,也就失去了实效性;二是要做到提出后严要求,不断强化检查。 (2)在看图说话中培养学生倾听交流能力。 把书上的主题图做成演示文稿,让学生说看见了什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语速、音量,逐步训练学生说自己的话,说较完整的话,而不是说大人话。 如出示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我从图中看到: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要给学生时间,让学生看到什么说什么,鼓励学生说和别人不一样的话。在学生有困难时,老师要教学生(我看到图上有还有),但不要让学生机械地说教师的话。同时,注意学生的语速稍快,不拉长音。 三、新生入学第三天看图说话训练 1.教学目标 继续第一天的课堂常规训练。在看图说话训练中,使学生能声音洪亮、比较完整地说图意,同时了解学生观察、表达、倾听、交流、辨析的能力。重点是看图说话训练。 2.教学主要过程 (1)继续进行看图说话训练。 在昨天的基础上,能够比较两人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如:两个学生在踢球,有一座教学楼,楼前有一个旗杆,上面有一面国旗。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大声说话,还要引导学生听出有什么不同,并思考怎么说就更好了。 (2)游戏:找出两幅图的相同与不同。 四、新生入学第四天思维训练 1.教学目标 (1)检查常规训练。 (2)初步学会看图说话,能基本说清看见了什么,能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 (3)能够听出同学发言中简单的同与不同。 2.教学主要过程 (1)规范上课要求: 手放腿的两边;耳认真听;口大声说;眼看老师;脑(心)积极思考。 (2)看图说话。 出示两个小孩在向老师问好的一幅图,问学生你从图中看到什么?他们俩的发言有什么不同?再抓住学生的话,生成一些问题。 (3)游戏:摸纸条,猜颜色。 首先,教师从信封里摸出一张纸条,让学生猜出是什么颜色,并问学生你为什么一下猜不出来呢? 其次,让学生看一下纸条都有什么颜色(四种颜色),再让学生猜,并问这下就容易了一些,为什么? 最后,让学生猜两种颜色的纸条,并问这次你有什么想法红色不对,可以怎么猜。 五、学生入学第五天辨析训练 1.教学目标 (1)检查常规训练。 (2)学会看图说话,知道说出看见了什么,能提出一些问题。能说较完整的话,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并概括两幅图的同与不同。 (3)能听出他人说话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教学主要过程 (1)常规训练。 (2)看图说话。 要求提高一些:声音洪亮(尽量不用老师提醒);多说几句话,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如有谁比谁怎么样等);倾听能力的培养(如他们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有什么不同?我是这样想的)。 下面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先出示第一幅图:一个小丑,一手拿3个粉气球,一手拿1个蓝气球。让学生说出看到了什么? 再出示第二幅图:一个小丑,一手拿3个粉气球,一手拿1蓝气球。飞走了1个粉气球。让学生说出看到了什么? 教师应监控:在说清你看到什么时是否声音洪亮;是否较完整地说出了图意;能否 对比两幅图,说出有什么不同。 (3)扑克牌游戏。 首先让学生等待发材料,再说清游戏规则:每人一张牌,玩接龙游戏。 操作时,教师拿一张A,问谁接着我往下排?为什么?渗透数序的思想以及分类的思想。 监控:让学生在辨析当中认识如何排列、分类。 六、新生入学第六天动手操作 1.教学目标 (1)常规训练不能停。 (2)知道学具的作用以及使用的常规,会传学具。 (3)知道怎样在讲台前发言。 2.主要教学过程 (1)看图说话:花上有3只蝴蝶,飞走1只,还剩2只。 监控:在说清你看到什么时是否声音洪亮;是否能较完整地说出图意。 问:飞走的一只是从几只里飞走的? (2)动手操作七巧板练习。 第一步:检查学生前一天学具准备情况。 问:如果不带学具来,会怎么样? 表扬准备好了的同学。 第二步:教师发学具。要指导学生向后传学具,学生会等待发学具。教师要指导放学具的不同方法。 第三步:提出使用学具的要求用七巧板拼出有趣图形。 问:你打算怎样做?说一说为什么?(想摆粘。) 第四步:学生自己制作作品。(教师指导。) 第五步:到讲台面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到前面来发言的习惯。应做到:看着同学,声音洪亮,语言清楚;知道手如何拿自己的作品。 (3)总结:坚持、交叉、照顾到每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低起点、高要求。老师们要讲求方法,克服急躁,关注到每个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