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具体规定一定学校的学科设置、各门学科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以及各种活动等。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结合新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切实抓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操作、直观,启发和引导等教具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学概念和规律性知识,把数学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措施 1、明确师生定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2、切实抓好每单元的知识点,突破难点,做到每单元过关。 3、做好每单元的检测工作,及时查缺补漏。 4、重视培优补差。 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一) 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 2、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到10各数。 能熟练地数出10以内的数;能认、读10以内的数,会写0到10各数。 认、读、写10以内的数。4 2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二)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 2、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4 3第二单元:比较(一) 1、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10以内数的大小。 认识符号“<”“>”“=”的含义。 运用符号“<”“>”“=”。4 4第二单元:比较(二) 1、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2、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 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常用的比较的方法。4 5第三单元:5以内的加减法 1、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3、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加减法的认识和含义。 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4 6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 1、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4 7第三单元:10以内的简单混合加减法。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简单混合加减法。 10以内的简单混合加减法。 简单四则运算的运算意义和顺序。4 8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 活动:大家来锻炼 1、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 2、提高学生对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速度。 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数学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表的观察、分析,从中发现规律,体验探索的乐趣。4 9第四单元:分类第五单元:前后 1、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2、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3、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1、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1、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4 10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用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掌握方位的相对位置。4 11第六单元:认识物体 1、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名称并能识别。 2、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名称并能识别。 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名称并能识别。4 12第七单元:捆小捧、搭积木 1、使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4 13第七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通过情境,让学生学会“9+?”、“8+?”的进位加法。 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9+?”、“8+?”的进位加法。 先让学生借助实物掌握“9+?”、“8+?”的计算方法,再脱离实物进行口算。4 14第七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让学生探索并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先让学生借助实物掌握“十几减8、9”的计算方法,再脱离实物进行口算。4 15第七单元:整理和复习 让学生在小组内整理加(减)法表,并找出规律进行小组交流。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4 16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统计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半点,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 2、使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3、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使学生会认读整时、半点,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 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使学生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4 17总复习 1、使学生能正确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其顺序,并能比较大小。 2、使学生能正确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使学生会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 4、使学生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0以内的加减法 20以内的加减法4 18总复习一4 19总复习一4 20期末考试4 以上是数学网为大家准备的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