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2~73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初步感悟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3、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感悟同一道加法或减法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4、计算方法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从中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口算题卡。学生准备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数数。 2、师:小朋友,请你算一算。(课件出示)抽生口答 3+2= 5-2= 10+7= 10+9= 师:同学们真棒!下面再来看一道题。(课件出示:13) 师:在13这个数里面,3在什么位上? 生:3在个位上。 师:个位上的3表示什么? 生:表示3个一 师: 那1在什么位上? 生:1在十位上位。 师:十位上的1表示什么? 生:表示1个十。 3、师:今天我们就用以前学的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师:小红到商店里去买铅笔,她先买了13枝铅笔,又买了2只铅笔。小红一共有多少枝铅笔?(课件演示买铅笔图)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13+2= (板书:13+2= ) 1、摆小棒 师:那13+2等于多少呢?我们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请同学们先拿出13根小棒摆在桌子上,再摆2根小棒,合起来是多少根呢? (15根) 师:(课件演示摆小棒)我先摆13根小棒,再摆2根小棒。老师想知道是把2根小棒加在3根小棒里呢,还是加在一捆里? 生:加在3根小棒里。 师:为什么要把2根小棒加在3根小棒里呢? 师引生:3根小棒表示3个一,2根小棒表示2个一。合起来就是5个一。 再加上一捆小棒,一共就是15。 2、计数器 师:除了摆小棒,我们还可以用计数器算13+2。谁会拨算珠?(抽生上台) 先拨13, 再加2。 这2颗算珠是加在个位上还是十位上? 生:个位 为什么要加在个位上? 生:2表示2个一。(生拨珠) 13+2=15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刚才小朋友拨算珠的过程。(课件演示拨算珠)先拨13, 还要加2颗算珠。这2颗算珠该加在哪位上呢? 生:个位 为什么要加在个位上? 生:2表示2个一。 师:就是个位对齐个位加。 现在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合起来就是15。不管是摆小棒还是拨算珠,都要个位对齐个位加。(板书) 3、口算 师:如果不用小棒和计数器,你还有什么方法算 13+2=?呢? 生:我们是从13起接着数2个数:14,15。 (板书:接着数) 生:3+2=5,10+5=15 4、练习(课件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抽生口答说算法 14+2= 13+4= 13+6= 12+6= 5、介绍加法各部分名称 师:在加法算式里,每一部分都有他自己的名字,你知道吗? (板书:加数、加数、和) (二)教学例2 师:小红买了15枝铅笔,送了2枝给明明。小红还剩多少枝铅笔?(课件演示送铅笔图)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15-2= (板书:15-2= ) 师:那15-2=等于多少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1、摆小棒 哪些小朋友是用摆小棒的方法算的? 师:(课件演示摆小棒)我先摆15根小棒,再拿走2根小棒,你是从5根小棒里拿出的2根,还是一捆里拿出2根小棒? 生:从5根小棒里。 师:为什么要从5根小棒里拿出的2根呢? 师引生:5根小棒表示5个一,拿出2个一。等于3个一 现在还剩下多少根小棒? (13根) 2、计数器 师:谁会用计数器算15-2= ?(抽生上台边拨边说) 先拨15, 再减去2。 是从哪位上减去2颗算珠? 生:个位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刚才小朋友拨算珠的过程。(课件演示拨算珠)先拨15,再减去2 。从哪位上减去2颗算珠? 生:个位为什么要从个位上减去2? 生:2表示2个一。 等于13。 师:说明我们做减法的时候也要注意个位对齐个位减。和刚才个位对齐个位加和起来,我们可以这样说个位对齐个位加、减(板书) 3、口算 师:做减法的时候也要注意个位对齐个位减。 生:5-2=3,10+3=13 生:13+2=15,15-2=13 (板书:想加法,做减法) 生:我们是从15起倒着数2个数:14,13。(板书:倒着数) 4、巩固练习(课件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抽生口答说算法 18-4= 17-5= 5、介绍减法各部分名称 师:在减法算式里,每一部分也有他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吗? (板书:被减数、减数、差) 三、课堂作业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师: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个位对齐个位加、减) 1、看图填数。(课件出示:教材74页练习九第1题) 2、计算。(小黑板出示:教材74页练习九第2题) 12+5= 8+11= 16+2= 17-4= 7+10= 13+6= 16-5= 20-10= 3、看图填算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