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教材第56页例1、课堂活动以及练习十二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观念。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 2、与同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丰富的实践活动逐步正确掌握测量方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通过看一看、量一量、说一说,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m的含义,建立1m的实际长度观念 教具准备: 实物展示台、米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主题图。 (1)学生看图,第55页情境图。说说这是什么地方? (2)要想知道黑板的长度,同学们有办法吗? (3)操作:请两位同学用学生尺量黑板的长度。你有什么感觉? (4)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看书55页。 2、教师介绍米尺。 (1)认识米尺,1米的长度。 (2)小结:量 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可以写成1m。 板书课题: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3、认识米尺,建立1米的观念 (1)小组活动观察米尺,看一看、比一 比,感受1米有多长?1米里面有多少厘米? (2)反馈:你知道了什么? (3)用手指比划一下,1m大约有多长? (4)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m ? (5)量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 二、 用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1、学习例1 。 小朋友还记得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短的物体的方法吗?用这种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用米尺去测量黑板的长和宽。把结果填在书上。 (1)小组活动 (2)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2、课堂小结 三、课堂活动 1、相互量一量自己的身高, 填在表中。 (1)小组活动 (2)反馈 2、找一找教室里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并实际量一量。 (2)独立活动。 (2)小组 活动 (3)反馈 四、课堂作业 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12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