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9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1,2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口算1,2的乘法算式。 2、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类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初步感受乘法口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具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教师出示例1的情境图 教师:小兔家来客人了,看,小兔正在干什么?学生:正在摆筷子。 教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1:小兔正在数有几根筷子1双2根、2双4根9双18根。 学生2:桌子上摆了8双筷子,小兔的手里还有1双筷子,一共有9双筷子。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在家里也摆过筷子吗?今天我们也来摆一摆,好吗? 二、探究新知 1、摆一摆,填一填 教师: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筷子,1双1双地摆,一边摆,一边说出摆的双数和一共的根数。 学生操作小棒后,教师出示例1下面的表格。 教师:小兔把它摆的筷子的双数和筷子的根数列成了表格,你能帮它填完整吗?学生填写书上的表格后,抽学生说一说7双筷子有多少根,是怎么想的。 教师:根据刚才摆筷子的过程,你能用算式来表示2双、3双9双筷子有多少根吗? (1)学生独立写出算式。 (2)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2=4 2+2+2=6 2+2+2+2+2+2+2+2+2=18 2、列乘法算式,编口诀 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你们能把这些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试一试。 学生写,写后展示:22=423=629=18 教师:这些乘法算式的积,你是怎样得到的? 教师:还有一种方法,你想知道吗?那就是利用乘法口诀来算。 (板书:2的乘法口诀) 教师:22=4,可以用二二得四这句口诀表示,二二表示2乘2,得四表示2和2相乘的结果是4。 (板书:二二得四) 教师:请同学们按这个方法试着说一说23=6,24=8,25=10可以用怎样的口诀去算。学生试说,并交流。 (板书:二四得八,二五得一十) 教师:请同学们听一听:二五得一十与二五一十哪句顺口易记? 学生:第二句。 教师:从25=10开始,乘积是两位数,为了说得顺口,便于记忆,我们不再用得字,直接说成二五一十。试着说说26=2023=18的口诀。 学生试说并板书。 教师:观察黑板上的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思考、讨论后汇报。 每一句口诀的第一个数都是二。 每一句口诀的第二个数是按照从2~9的顺序来写的。(后一个比前一个多1) 得数一个比一个多2。 教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出了这么多的联系,以后你就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记住这些口诀。 3、教学例2 教师出示滑冰图,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可能说出:2个小朋友一组,有4组小朋友,共有几人在滑冰? 教师:你能用乘法来计算吗? 学生:24=8。教师:用哪句乘法口诀算?学生:用二四得八。 教师:还有别的乘法算式吗?学生:42=8。 教师:这个式子用哪句口诀算? 引导学生说出:还是用二四得八。 4、深化理解 (1)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摆一摆(每次摆2根小棒),边摆边说乘法算式和口诀。 (2)游戏:对口令。同桌两人合作,第一种玩法:一生说口诀的前两字,另一生说口诀的后两个字;第二种玩法:一生说乘法口诀,另一生说一个或两个乘法算式。学生活动略。 三、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用什么方法记忆1,2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编1,2的乘法口诀,那么3的乘法口诀呢?课后想一想,下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五、板书 2的乘法口诀 2+2=22=4 二二得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