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能力目标: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 3.情感目标:帮助大家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帮助大家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问学生以前学过什么长度单位?(板书:厘米cm 米m 千米km) 〈1〉用手比划1米大约有多长?(贴1米的长度条) 〈2〉那1厘米大约有多长?在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或较短的距离时常用厘米作单位(贴1厘米的长度条) 如果我们要量更小的物体的长度或更短的距离,该用什么作长度单位呢?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种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 mm) 二、新课 毫米 1、 独立探索:让学生观察尺子 师:尺子上的刻度有什么长度单位?除了厘米外,还有什么刻度? 找到1毫米的长度。 2、生活中发现:找找生活中我们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1毫米?(学生卡 ,要求说的有理有据。) 记住1毫米厚度的感觉。 3、巩固加深:那2毫米有多长?用手指比划。那 3mm? 5mm? 8mm? 10mm呢?(板书1厘米=10毫米) 4、进率:1厘米之间有10个小格,一格代表1毫米,10个1毫米是1厘米。 5、质疑:问那我们课本中的一页纸大约有1毫米么?(要求说的有理有据),估一估,大约几张纸才是1mm厚? 6、学以致用:大家估一估,回形针大约有几毫米?量一量?注意事项?(同桌为组) 7、做一做习题: 今天的降雨量约是5毫米。 ( ) 小结:我们学习了厘米、米,为何还要学习毫米? 我们学习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有什么用处?(ppt古语) 分米 1、 引入:大家猜猜有没有一个比米小又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引出分米 dm,板书) 2、 探索:我们知道了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那厘米和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黑板演示)。用手比划,记住1dm长度的感觉。(2个手指一跨大约为1dm)。 问大家米和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黑板演示) 3、 找找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1分米?(开关盒 印台盒的长边) 再次加深,那你们的手臂大约几分米?(方法:用已知探求未知) 4、 做一做习题 总结:手指记忆法。 板书设计: 五指记忆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