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26 27 页的例题,以及随后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用分米和毫米作长度单位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理解 1 分米=10 厘米、1 厘米=10 毫米的关系。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且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表象。教学难点:理解分米和毫米的意义。 课前准备: 1 分硬币、学生用尺、米尺、纸条、小棒、超市购物卡、光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入题 今天很高兴与小朋友一起学习,据我了解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爱讲卫生,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刷牙、洗脸,然后吃饭上学。老师教的学生中有个男孩叫豆豆,他也很爱讲卫生,上周五早上他到学校后和我说了几句悄悄话:(幻灯片示出) 今天早晨,我从 2 厘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拿起了约 15 米长的牙刷刷牙,刷牙后急忙洗脸、吃早饭。上学路上我跑的太快,把 1 米厚的橡皮 丢了。 师:你们笑什么?豆豆的话说错了吗?能告诉我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正确答案: 床长 2 米 牙刷长 15 厘米 橡皮厚 1 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学过的量物体长度的单位。你能从你的直尺上找到 1 厘米的长度吗?(引导学生从直尺的左端刻度 0 开始:刻度 0 到刻度 1 是厘 米) 量什么样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 你会画一条长 1 厘米的线段吗?说说画法(学生一般会说从刻度 0 画到刻度 1) 师:1 厘米就只有这一点长。1 米里有多少个 1 厘米长的线段呢?(100 个)为 什么?(因为 1 米=100 厘米)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身边的故事,找出错误的单位名称游戏,唤起了学生对 已经学过的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回忆。为学习分米、毫米做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