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践、操作和推算,让学生体验、联想,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 (三)情感与态度 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1、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 2、熟记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并进行初步的应用。 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 课前活动: 1、请学生沿100米跑道走一走,记录走完100米所需的步数。(一步大约是半米,100米大约走200步)。 2、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内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大约是100米。 (从学校大门一直到南墙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00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软尺。 教学过程 : 一、多元复习、 需求导入 (一)多元复习 1、同学们! 你们知道自己的课桌有多高吗?先估计一下,再用软尺测量。 2、咱们上课的教室有多高呀?谁来估计一下 3、大家在回答问题时,用到了两个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字母表示吗? 板书:米m,厘米cm (二)需求导入 1、(出示图片)北京到天津的距离能用米和厘米作单位吗?用厘米做单位是20232023厘米,用米做单位是202300米。 2、读一读,说说读这两个数时的感受。 (预设:不会读、数太大了) 3、谁能换一个单位表示?读一读,说一说感受。 (120千米,数比较小,读起来容易。) (预设1:能,可以换成千米。出示:120千米 。) (预设2:不能,不知道。引导:可以用千米表示。出示:120千米 。) 二、利用体验、认识千米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千米也是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你们知道它还叫什么吗?会用字母表示吗? 板书:千米(公里)km 2、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1)同学们说一说在哪儿见过或听过千米这个长度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