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结合实际,使学生经历用米尺和铅笔、身高及桌面长度相比的活动,体会1米的实际长度,认识米尺,知道1米=100厘米 。 2、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1米的实际长度,认识米尺,知道1米=100厘米;体会1米的实际长度,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教学难点: 体会1米的实际长度,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教具学具: 一米的线 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用厘米量物体 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 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10厘米呢? 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 二、认识米,用米量 情景设置:你量得不错,那么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呢?通过刚才的量,你们有什么想法? 那么该怎么办呢?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板书:米)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例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教室有多长,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 (一)感知米的实际长度 1.观察这把米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0厘米,也就是说米尺以10厘米为单位) 2.观察自己的1米卷尺,看看和教师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样的? 3.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 (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 (2)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 (3)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4)两个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什么部分是1米。 (5)用米尺量1米长的绳子。(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4.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出2米长、3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 (二)厘米、米之间的关系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小组想办法探索。交流。 小结:1米也就是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三、巩固反馈 1.两个人相互量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6() 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 课桌长50() 四、扩展练习 在下课后测量教室的长、宽,后面黑板的长,讲台的长、宽。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 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品的长度可以用米表示?哪些物品的长度可以用厘米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