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教材第8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理解,掌握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教学重难点:掌握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提问:什么叫公因数?什么叫最大公因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l)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试着找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在全班交流。 先分别写出18和27的因数,再圈出公有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 方法二:先找出18的因数:①,2,③,6,⑨,18 再看18的因数中有哪些是27的因数,再看哪个最大。 方法三:先写出27的因数,再看27的因数中哪些是18的因数。从中找出最大的。 27的因数:①,③,⑨,27 方法四:先写出18的因数:1,2,3,6,9,18。从大到小依次看18的因数是不是27的因数,9是27的因数,所以9是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引导学生看教材第81页的“你知道吗”,指导学生自学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2×2×3=12。 指出:两个数所有公有质因数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完成教材第81页的“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完成,独立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进行交流。小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哪些特殊情况? (1)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也是1。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最大公因数(二) 两个数所有公有质因数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方法一:先分别找出18和27的因数,再圈出共有的因数,从中找出最大公因数。 方法二:先找出18的因数,再看18的因数中有哪些是27的因数,再看哪个最大。 教后反思: 优点:本节课主要学习例2,学生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能独立找到解决的办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多角度思维,找到多种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不足:首先在分层练习的时候题目较简单,没有体现由易到难,分层练习这个过程。其次本节课从整体上来说更像一节纯粹的做练习课,缺乏必要的讲解和语言文字的修饰,更只是简单的习题罗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