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1)在教学设计上有没有新的思路? (2)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有没有新的探索,新的尝试? (3)蕴涵的教学思想有没有站在时代的前例? 二 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 (1)是否重视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鼓励质疑问难? (2)是否及时收集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过程? (3)是否能充分估计教学的起点,把握重点,找准难点 (4)是否能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 (5)是否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特别是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法指导? 三.是否做到面向全体 (1)是否力求改革单一的课堂交往形式,建立多向的课堂交往形式? (2)是否采用小组讨论,同桌合作,提高单位时间的受益面,发挥同学集体的作用? (3)是否注重练习的层次性,设计一些“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开放题? (4)是否注意到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表现自己,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没有特殊政策? 四.对教材的挖掘和利用 (1)是否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因素? (2)是否注意用生活中的情景和数据编制数学问题? (3)是否用开放性的策略来教学封闭式的内容,改变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 (4)是否创造机会,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多媒体的应用 (1)是否注重多种手段的优化组合? (2)多媒体的使用是否恰到好处,真正起到突破难点的作用? 六.学生的情感态度 (1)是否注意营造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2)是否采用激励评价,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是否能适时适宜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 七. 灵活处理教材 (1)是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优化课时教学内容? (2)是否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注意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