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1)①推动我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的实施,(1 分)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全面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1 分)②有利于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我国出口水平,扩大出口范围,(1 分)化解国内产能,带动国内经济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1 分)③通过产业互补和产能合作,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 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 分)④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1 分)以中国的发展带动相关国家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1 分)(回答任意三点得 6 分。)
(2)①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1 分)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拥有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管辖权,中国政府的态度是捍卫国家主权的正当之举。(1 分)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 分)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是中国的根本国家利益。中国政府的态度和立场表示,中国坚定地维护国家核心利益。(1 分)③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1 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体现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致力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走和平发展道路。(1 分)
(回答以下内容可给 2 分:中国捍卫国际法则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及其所谓裁决,不符合国际法则,违背了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政府的态度和立场是对国际法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维护。)
【解析】
(1)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中国与东盟为什么要加强务实合作,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中国与东盟加强务实合作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互利共赢,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2)本题的设问指向是阐明我国政府在解决南海问题上坚持的立场,属于阐述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回答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考生可以首先从主权国家的权利的角度分析说明我国在解决南海问题上享有管辖权的权利;其次可以从主权国家应履行的义务和联合国的宗旨的角度分析说明我国主张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原因;再次可以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的角度分析说明其原因;最后可以从我国奉行对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