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二上月考一政治试卷(解析版)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某省省委书记说:“不提高文化软实力,就不能树立我省发展的新形象,我们的经济竞争力也会受到影响。”这说明了

A.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各地区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B.文化软实力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D.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能促进市民政治素养的提高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物日益增加,数字化资源在图书馆藏中的比例不断上升。2014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向读者提供了大型数字化产品——《中华经典古籍库》,为读者查阅古籍,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方便。由此可见

A.科学技术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 

B.史书典籍印证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C.传统文化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D.文化传播手段的丰富有助于文化的传承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会见马英九时表示:“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的原因包括

①中华传统文化是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重要决定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两岸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两岸繁荣发展的精神动力

④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拥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一些学校在探索育人方式时,特别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例如把校训、校歌、格言警句等书写在校园中的醒目位置,“让墙壁说话”。校方之所以这样设计,原因在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文化氛围决定人的思想和行为

④文化活动促进文化理论的创新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题目】材料: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网络谣言相伴而生。在各种网络谣言中,涉及环保方面的也不少,如“浙江海宁癌症村”、“杞县镇60泄漏”、“碘盐防核辐射”等。环保谣言引发社会震荡、危害公共安全,一些网络经营均出于自身利益而不予干预。如何防止和抵制网络环保谣言的传播,也成为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

据此有人认为,大众传媒对谣言的传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防止和抵制谣言的传播用限制大众传媒的发展。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文化代码是指某种形式“编码”的文化信息,由人们代代相传。通过文化代码,人们可以识别不同的文化形式,了解不同的民族的文化。文化代码体现独特的文化特色,同时具有“集体无意识”的特征,即它常是不能清楚表达或明确意识到的,而是隐藏于人们的意识之中、表现在人们的行为活动上。民族的代码便于人们理解本民族的行为特征和风俗习惯,帮助各民族确定其人民的心理状态。

材料二:随着中小学生成长环境的变化,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呈现了新的特点,为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形势,教育部于2015年8月27日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守则》共9条,282字,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保留了2004年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等;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养成阅读习惯、低碳环保生活等。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新增内容以时俱进,时代特色鲜明。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文化代码”所体现的文化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是如何实现继承与发展的统一的。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领导干部是否做到严以修身、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重要检验。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弘扬事实求是、求真务实精神,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

材料二:2015年4月27日,由文化部主办的2015年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在湖南长沙市召开,狐疑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文艺创作和文艺工作者的基本前提。深入生活是文艺繁荣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文艺界的优秀传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是做做样子,要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安排,把它作为文艺创作的基本方式和必修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艺术创作生产,把中国梦主题创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任务,把爱国主义作为艺术创作的主旋律,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要把文艺创作作为中心任务,坚持艺术创新,加强实现题材创作,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程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说明怎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指导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虽然焦裕禄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共产党人精神和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党中央号召全党继续学习焦裕禄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今天为什么要结合时代特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