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福建宁德部分一级达标中学高二第一期中政治试卷(解析版)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涌现出很多网络热词,老司机、套路、A4腰、你咋不上天呢、洪荒之力等上榜,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这种现象反映了

①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            ②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④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9月12日,第十二届齐文化节在临淄开幕。作为本次齐文化节的最大亮点,新落成的齐文化博物馆也在齐文化节期间进行惠民免费开放。让广大民众感受到历史、文化、艺术等全方位知识的熏陶。这样做是因为

A.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B. 文化作为—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C.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 经济决定文化,没有物质条件的提高就没有精神文化的发展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2016年10月20日至22日,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在中国广西桂林举办。据统计,中国、东盟双方人文交流方面,双向留学生达到18万。根据计划,到2020年,双方互派留学生人数将双双超过10万人。这反映了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A.商业贸易      B.教育        C.人口迁徙         D.外出旅游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我国著名文学家巴金说,他在散文创作上主要受中国古今散文优秀传统的影响。譬如,儿时背诵的《古文观止》里的两百多篇散文是他从事散文创作的“真正的启蒙先生”。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①文化来源于人们的灵感                 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亘古不变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是花开两朵各有特色。在中西方文明全面接触、交流和碰撞的今天,有很多人云亦云的东西在干扰我们的价值判断,以致“乱花渐欲迷人眼”。为此我们应当

A.摒弃外来文化的影响      B.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

C.正确进行学习和借鉴      D.坚持文化平等的原则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在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节日。我们能够根据节日的名称说出其代表哪个民族,如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节日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②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③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④民族节日是民族物质成果的表现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得到一个相同的回答,那就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建立在民族精神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的发展与创新,这体现了

①中华民族精神彰显于社会实践中  

②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④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漫画中“国学进课堂”的理论依据是

 

 

A.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传统文化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D.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自唐朝初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便成为固定的节日,历经一千多年,吃月饼、中秋祭月等习俗保留至

今,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传统文化就是传统的习俗      D.传统文化的内涵始终不变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据民政部统计,2016年清明节三天小长假期间,我国150个祭扫观察点共接待祭扫群众1338.7万人次,比2015年同期增长3.7%,从文化角度看,清明祭扫属于

A.传统文艺的继承         B.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传统习俗的继承         D.传统思想的继承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明清之际,“丝绸之路”成为一种茶之路,商队翻越帕米尔高原,源源不断地把中国茶叶输往中亚各国

的同时,也带去了中国茶文化。这表明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文化与经济具有相互交融的特点   

③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粽子主要有甜、咸两种,其中北方以包小枣的北京枣粽为代表,南方则多用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作馅料,以浙江嘉兴的粽子为代表。导致这种文化差异的因素有

①自然环境的差异  ②共同的社会实践  ③相同的纪念目的  ④各地历史传统的不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加拿大一中国民俗文化节”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举行。近百名中国民间艺术家展示了中国武术、剪纸、书法、风筝、刺绣、瓷器、烹饪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吸引数万加拿大人亲身感受体验中国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逐渐融合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今年遗产日主题为“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口号有5条:“保护文化遗产  创造美好生活”“文化遗产无价宝,需要你我呵护好”等。我国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对于展现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③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吴文化是在中原文化与江南本土文化结合基础上的文化创新,具有特色鲜明的创新品格。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吴文化的创新品质,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及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这说明

A.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 文化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C.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 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一词中写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是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自“人猿相揖别”之后,出现了“只几个石头磨过”到“铜铁炉中翻火焰”的巨大变化表明

A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文化的生产      B.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产品

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泰山雄伟壮观,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以“五岳之首”的盛名称誉古今。1982年泰山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下列泰山景观中属于文化景观的是

A.旭日东升     B.孔子登临处     C.天烛峰    D.云海玉盘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2016年10月12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项目保护工程启动仪式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福建泉州举行,标志着由泉州牵头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进入了新的重要节点。今年4月,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由泉州牵头,联合广州、宁波、南京、漳州、莆田、丽水、江门、阳江等城市,全力推进“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联合申遗,并确定为2018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目前,“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文物本体保护、环境整治、展示、监测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宣传、立法等前期工作正顺利推进。

请你为城市如何推进海丝申遗成功提出合理化建议。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壁、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地发繁荣起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知识,谈谈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对我国文艺发展的启示。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2016年10月17日7时49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入轨后,将与天宫二号进行自动交汇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完成为期30天的驻留,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锐意创新所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全体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厉,精益求精,团结合作,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科技工作者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随着中小学生成长环境的变化,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呈现了新的特点,为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形势,教育部于2015年8月27日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守则保留了2004年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等;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养成阅读习惯、低碳环保生活等。新版《中小学生守贝'J》既“高大上”,又“接地气”,新增内容与时俱进,时代特色鲜明。

结合材料,分析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的修订是如何体现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识的。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福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加大了中国的影响力,增强了炎黄子孙民族自豪感。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的作用。

 


题型:辨析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只要处于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