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山东省菏泽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当我们的商家在为情人节、圣诞节大作促销宣传时,我们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却被其他国家申报为文化遗产:当我们习惯性地只是在元宵节买汤圆、端午节买粽子、中秋节买月饼时,当我们把春节和“七天假”等同时,我们流传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底蕴被忽略了。这启示我们在吸收洋文化时,应当做到(    )

A.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 全面学习,一切照搬

C.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 相互尊重,交流为主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微”有细小之意,然而“微”一旦与强大的互联网相结合,便具有了独特的魅力。互联网时代新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人人从微不足道的事情着手,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

①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②丰富了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④说明了人人都在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括(    )

①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②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③倡导诚实、守信、平等、公平        ④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央视农历猴年春节联欢晚会四个分会场的选择别具匠心: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代表,西安是大唐文化的代表,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代表,呼伦贝尔是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代表。 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    )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        ②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求同存异

③我国不同地区文化有区域特征        ④异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9月15日晚,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在西安大唐芙蓉园隆重举行。人们看晚会,吃月饼,赏明月,家人团聚,其乐融融。中秋—词最早见于《周礼》,唐朝初年,中秋节成为固定节日,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己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主要节日之一。由此可见(    )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习俗有持久影响

③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新的时期,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点,对于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提出了亲民化、优质化、个性化的新要求。为此,我们应该

①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②发展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扶持流行文化

③把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5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形成和发展进行集体学习时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这是因为(    )

①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培育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条件

②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世代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形成、发展的

③只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能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

④爱国主义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A. ③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焕发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仍然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表明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 先进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C. 民族精神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 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在河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各村农民利用当地的村落文脉打造独具个性的文化礼堂,以承乡土文化,弘扬现代文明。这体现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文化交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④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我们需要

A. 建设会主义精神文明    B.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C. 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D.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化发展道路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从个人到国家,“家”是最重要的精神纽带。“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在今天,重视家风建设,是因为(  )

①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④家庭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

①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州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了自动交会对接

②2016年10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

③淘宝商家积极备战即将到来的双十一购物节 

④2016年10月19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在北京举行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春晚可谓创新出彩、亮点纷呈,充满正能量!轻清柔缓的苏州评弹、恬淡写意的山水画卷、古韵古香的传统服饰……情景歌舞《山水中国美》所营造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成为今年央视春晚一道独特的风景,令人赞叹与沉醉;情景剧《将军与士兵》以“9·3”大阅兵为创作背景,展现中国军队在强军路上的昂扬斗志和大无畏精神;杂技《直挂云帆》展现在“十三五”发展蓝图绘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国人民面对挑战,扬帆起航的信心和勇气;小品《放心吧》在喜剧故事中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友善的主题,具有笑中有思,寓教于乐的效果:舞蹈《茉莉花》将西方芭蕾与中国的扇子舞巧妙融合,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美轮美奂,形成晚会的情感高潮。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知识谈谈2016年春晚对我国的文化建设有何启示?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华好诗词》是一档由河北电视台自主研发的文化类大型季播节目。该节目以大力弘扬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为宗旨,是一档广受观众喜爱的优质节目。随着节目的播出,掀起了全民诵读传统诗词经典的热潮,使广大人民群众在节目中得到民族人文精神的黨陶, 提升文化品味,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但与此同时,有些国产商业电影单纯为了追求利润,以庸俗、低俗、媚俗的方式迎合市场;一些抗战剧过度娱乐化,严重污染了我国的文化市场。

树料二:文化发展离不开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实践。某市要求每个文艺工作者都要践行“追求德艺双馨,坚持德才兼备”的行为规范,把道德追求切实贯彻到实实在在的文艺创作中去。

(1)运用“走进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并指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如何把道德追求贯彻到文艺创作中去。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北京时间2016年8月21日,中国女排经过四局对决最终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得2016里约奥运会冠军。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1981年,中国队在日本拿到世界杯冠军,随即开启五连冠辉煌之旅,以郎平为代表的那一代人,成为当时国人的偶像,女排顽强拼搏的精神也成为时代旗帜。史诗般的“五连冠”后,中国女排陷入低潮,自1986年至2003年,17年未能成为世界冠军。但女排从未放弃,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女排在时隔20年重夺奥运冠军。女排精神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自强不息精神。今天的中国女排继承发扬了这种精神,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告诉我们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前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无论身处歧路还是低谷、成败几何,重要的是拼搏的态度,即便面对挫折和苦难,依然有继续拼搏的勇气。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弘扬以女排精神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