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查政治试卷(解析版)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君子之遇险阻,必思自省于身,有失而致之乎?有所未善则改之,无歉于心则加勉,乃自修其德也。”《近思录》中的这一论述启示人们

①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②不断反省、修正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才能提高道德修养 

③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在艰难险阻的环境中才能磨砺出来 

④要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为老人节,年轻人应关心老人的精神需求,和老人分开居住的子女要常回家看望或问候老人,此举被媒体解读为“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这是对传统孝文化的肯定和沿袭

B. 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

C. 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是对孝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D. 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体现了“孝”的基本特征会因时而变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有人妙喻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依恋也不妨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交流应

A. 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

B. 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C. 尊重差异、推陈出新

D. 首先要尊重和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能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A.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 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中医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灾害和疾病斗争中反复实践、总结而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和方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在“西学东渐”的年代中渐渐失去其应有的地位。目前,中医的实用价值广泛为人们所接受,但由于缺乏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支撑,中医被边缘化也是不争的事实。这表明,发展中医药文化

①必须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必须大力吸收西医文化的有益成果

③要全面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  

④要加强现代中医科学理论的创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依靠创新,推进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善产品与服务品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也可以催生新业态、带动就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说明

①文化促进经济增长和生产的发展

②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施以重大影响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穿越剧以“穿越”的手法演绎历史,满足了不少人的欣赏需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以“穿越”的方式解读历史也引来了更多的反思,甚至受到批评。这就要求影视作品的创作要能够

A. 满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

B. 提高人们辨别异质文化的能力

C. 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

D.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天道酬勤,“勤”应是孩子的必备素质,但如今“勤劳”却被质疑,勤劳挣钱被认为是“死脑筋”;勤奋学习被嘲笑为“不聪明”;勤恳工作被定义成“有点傻”,加强勤劳教育迫在眉睫。加强勤劳教育有利于

A. 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

B. 奠定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C. 增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内在气质

D. 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品格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清理了野蛮的混沌,心灵才会荡起纯净的清波;扫除了愚昧的灰尘,思想才会绽放美丽的花朵。”这告诉我们

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开展七年来,已发掘好人好事线索34万多件,发布“中国好人榜”77期,35亿人次网民、观众参与推荐、评议、投票和现场交流互动。这项活动

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创新

②拓展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修养的渠道

③丰富了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④提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载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   )

A. 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 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 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D. 改造腐朽文化取缔落后文化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题目】龙庆峡,1986年被评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素有“小满江”、“小三峡”之称,堪称“塞外一绝”。2013年以来,北京龙庆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与韩中文化友好协会携手,共同致力于促进中韩文化友好交流,参与了“冰雪情——中韩缘文化节”、“龙庆峡杯——中华缘大赛”和“心连心——中韩模范青少年互访”等双向交流活动,为推动中韩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贡献了积极力量,在中韩两国树立了良好口碑,同时也成为了韩国民众最喜爱的中国著名景区之一。

阅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北京龙庆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什么要参与这些交流活动。

 

【答案】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该公司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有利于提高其经济效益; ②有利于促进我国的优秀文化走出去、扩大其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③有利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④有利于中韩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解析】本题以北京龙庆峡旅游有限公司参与一系列与韩国中文文化交流为素材,从文化生活进行考查,主要考查文化交流的作用。分析北京龙庆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参与这些交流活动的原因和作用,可以从公司自身和国家自身活动。公司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从国家层面来看,能够促进我国优秀文化走出去、扩大其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再次有利于学习和吸引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最后,有利于中韩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jzsjiale_fold]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题目】当前中国处在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时期,社会总的发展趋势是向好的。但一些不良现象依然存在,如:电信诈骗案屡禁不止、假冒伪劣商品如影随形……这些现象存在的共同主要原因是违法成本低,查破难、量刑轻,同时也与部分人只讲钱,不讲诚信,思想堕落、道德败坏、奉行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有关。这些现象被广大百姓深恶痛绝,必须尽快铲除。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为抵制不良现象提几点建议。

 

【答案】①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公正、法治,个人敬业、诚信的价值取向,对上述现象依法从重打击;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诚信为重点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抵制拜金主义等思想的诱惑;③坚持“八荣八耻”倡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敢于同上述违法现象作斗争。

【解析】本题以当前中国处在经济转型期和社会变革期,社会总的发展趋势是向好的但同时也出现一些不良现象为素材,从文化生活角度考查,主要考查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点。本题要求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点,为抵制不良现象提几点建议。针对存在问题“电信诈骗案屡禁不止、假冒伪劣商品如影随行”和问题产生的原因等提出措施: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公正、法治,个人敬业的价值取向,对这些现象从重打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诚信为重点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抵制拜金主义等;坚持“八荣八耻”倡行“爱国守法、文明礼仪、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敢于同上述违法想象作斗争。

[/jzsjiale_fold]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题目】长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以色列伞兵退役中校大卫·本·乌泽勒读过斯诺的《西行漫记》和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长征这一段历史成了他心中神圣的丰碑。他在军旅生涯结束后,虔诚寻找着“信仰的力量”。2015年,70岁的他历时138天,步行1200多公里、汽车行程2.4万公里,途经9个省、自治区,重走了当年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路线。一路上,他参观红军重要战场、会议旧址和纪念馆,采访上百名老红军,所到之处,人们喜爱、尊敬这位以色列老兵,还给他起了一个中文名字:武大卫。重走长征路的武大卫对长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正是这种深深带着中国文化烙印的精神激励着红军走完长征路,让红军能够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打败比自己强大百倍的敌人。坚定的信仰是军人的胜利之本,是珍贵的精神财富。这笔珍贵的历史和精神遗产应当永远传承下去。”

(1)结合《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种深深带着中国文化烙印的精神”的内涵和作用的理解。

(2)某市拟在新城区建一座弘扬长征精神的主题公园。请你围绕“新的长征”这一主题,按照下面设计示例再设计一个景点项目,并说明立意。

景点一:巨型长征运载火箭雕塑;

立意一: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业绩,而且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

景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立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这种深深带着中国文化烙印的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体现;这种精神是民族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表现。②“这种深深带着中国文化烙印的精神”凝聚了党心军心民心,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它能生发出改变国家民族命运和历史发展的强大社会力量和物质力量,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2)景点1:“两弹一星”模型;

立意1:在研制“两弹一星”的过程中,广大科研人员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两弹一星”精神;

景点2:抗洪抢险展览馆。

立意2:在同洪水的搏斗中,我们民族和人民铸就了伟大的抗洪精神。

【解析】(1)本题是以以色列伞兵退役中校武大卫重走中国两万五千里长征卫素材,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进行考查,主要考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影响。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结合材料“正是这种深深带着中国文化烙印的精神激励着红军走完长征路,让红军能够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打败比自己强大百倍的敌人。”这种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体现,也是民族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表现;这种深深带着中国文化啰音的精神“凝聚了党心军心民心,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走向胜利 的强大精神动力,”它能发出改变国家民族命运和历史发展的强大社会力量和物质力量,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2)本题要求围绕“新的长征”这一主题,按照材料中的设计示例再设计一个景点项目,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所设计的景点项目只要符合“新的长征”这一主题且利益正确即可得分。

[/jzsjiale_fold]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形成的特有时间知识体系。它所描述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一般过程,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从黄河流域逐步为全国各地采用,并流传到世界各地。它作为中国农业文明的积累和结晶,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其蕴含的尊重规律、顺应自然的思想,仍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理念,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也生动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意义。

 

【答案】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有利于保护这一人类共同财富,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申遗成功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解析】本题以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素材,文化生活的角度考查,主要考查我国文化自身文化传承和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属于意义类题目。首先要明确“二十四节气”作为文化遗产的地位及其申报成功的意义;其次再回答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我国自己的文化有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jzsjiale_fol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