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8月2日3:35,台风“妮妲”在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附近沿海登陆。此次台风导致广东共45.5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5.2亿元。对此,人们不可回避的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人们能否提前发出准确预警?如何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这表明

A.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

B. 哲学思想产生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C.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美好的艺术

D. 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2017年新年贺词中,又一次提到了河长制、“河长制”,即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通过河长制,让本来无人愿管、被肆意污染的河流,变成悬在“河长”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中国“水危机”严峻的当下,催生河清水绿的可行制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A. 认识必然在实践中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B. 认识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C. 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真理性认识

D. 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

【2】环境研究者认为,地球是否宜居,有一条“红线” 环境承载力。在人类活动强度超出环境承载能力之前,人类活动强度越大,宜居性越高;但在人类活动强度超出环境承载能力之后,人类活动强度越大,宜居性越低。这启示我们

①在实践中要坚持适度原则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③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至此,实施了36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终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生育政策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从“人多力量大”——鼓励生育,到“计划生育”——鼓励“一对夫妻只剩一个孩子”,然后从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单独二孩”政策——生育政策适当放宽,到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应人口老龄化行动——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的历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