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高二4月检测文科综合政治试卷(解析版)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5年9月,习近平访美期间,有社论指出,基于贸易、投资对中美双方皆为互利的基本经济逻辑,两国还会在摩擦之下耐心协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说明中美两国

①在矛盾双方的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②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促进中美关系健康发展

③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寻找正确方法以解决问题

④在正确的认识指导下就能解决问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老李有1万美元,打算存入中国银行,定期一年。当时,中国银行人民币年存款利率为1.875%,美元为0.75%,美元汇率为1美元=6.88元人民币。假定一年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保持不变,不考虑其他因素,老李应该选择

A. 人民币存款,因为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

B. 美元存款,因为美元币值高于人民币

C. 人民币存款,因为人民币汇率低干美元

D. 两种方式都一样,因为利率和汇率都不变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中华文明无处不在。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从侧面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③中华文化在很久以前就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力

④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题目】2015年11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两位领导人历史性的会面,彰显了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解决自己的问题,证明了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是能够切实把握历史机遇的,而且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携手推动两岸的和平发展,这样才能够真正共创中华民族的未来。这启示我们

A. 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B.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受人们立场的影响

C. 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遵循客观规律统一起来

D.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可能不同

【2】“人间随处有诗意,千年至美莫如诗”。诗词之美,美在意境,贵在意境。诗词的意境,是指诗词的意(情意、思想内容)和象(景象、画面)的结合,“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诗词的意境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③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直接再现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

④诗词的意境是艺术家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5年11月24日中国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被视为“拉开了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大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产能利用率在国际上一般衡量标准为超过80%至85%为比较合理,小于75%为产能严重过剩。

材料二:2015年的“双十一”,进口美妆再度刷新成交纪录;中国人在日本抢购电饭煲、马桶盖被世界议论;长期以来,苹果手机“霸占”中国消费市场令国产手机眼热进而奋起直追……,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但中国居民不惜重金、舍近求远在海外疯狂扫货,追捧国外产品。

材料三: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长动力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强调扩大需求,到抓住供给侧做文章,是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改善供给品质,创造新供给、培育新需求;就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盘活过剩产能沉淀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让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领域转移到高效率领域,从已经过剩的产业转移到有市场需求的产业,进而实现资源优化再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降低企业税费,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松绑等多项举措化解产能过剩顽疾、提高产能水平,重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1)材料一与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意义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作为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农业生产中积累了丰富农业气象经验,二十四节气便是这许多经验中的一个重要结晶。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时间留下脚印,人间四季轮回。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是以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东风西风、睛空细雨、雷电霜雪都是时间的主人,桃树梨树、杏树桑树、菊花苦菜、虫鱼鸟兽、山川河流,都是时间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人根据时间的变化,采桑养蚕、安排生产,春耕夏长,秋收冬藏,以此达到与自然的和谐。 

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老百姓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动态地完善,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仍然保留着吃春盘、春饼等习俗,会用“九丸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使得中国人的生活具有韵律之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运用二十四节气让生活更具韵律之美。  

(2)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探究传承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价值。  

(3)请列出你印象最深刻的某一节气,并说明该节气对你的独特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