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1918年,马寅初在.次演讲时,有一位老农问他:“马教授,请问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说:“我给这位朋友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都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立马去付清了赊欠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这时书生回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你看,店主一文钱也没赚到,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所以,钱的流通越快越好,这就是经济学。”在这个故事中,货币所发挥的基本职能有。

①流通手段

②价值尺度

③支付手段

④贮藏手段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某企业收到A商品订单10万件,以每件39元的价格出售,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为30%。2017年该企业引进先进生产线,A商品品质提升。此时如果该企业对A商品实行薄利多销策略,降价10%,将增加2倍订单;如果该企业对A商品实行优质优价策略,提价10%,订单数量不变。假定其生产成本不变,不考虑其他因素,比较降价和提价策略

A. 降价策略比提价策略少获利27万元

B. 降价策略比提价策略多获利24万元

C. 降价策略比提价策略少获利24万元

D. 降价策略比提价策略多获利27万元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人类进行太空探索和开发等各种太空活动创造出来的各种产品和服务,将在各个方面改变改变人们盼生活,并催生新兴的太空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说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③生产调节资源的配置

④航天科技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将有千万人兼职赚钱掘金“零工经济”。零工经济正在极大地改变着劳动力资源配置、产品供给、市场结构.、企业组织、使千千万万个个体的价值通过兼职赚钱得到了创造 性体现。“零工经济”的积极意义在于

①增强了劳动者就业的灵活性,提高了供给需求的匹配效率

②创新了就业方式,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

③激发了创造活力,推动了创新经济的发展

④激发了社会资本的活力,促进了社会公平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题目】截至2016年底,一共有485万名中国留学前往世界各地留学,322万人回到国内发展,其中2016年回国43.25万人,较2015年增长了12.1%。结合上图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①各国的失业率都明显受全球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

②从2000年到2014年,我国的留学生归国总人数时增时减

③归国留学生的年增长率与英、美等留学大国的失业率呈正相关

④这一发展趋势将有利于增加我国的人才储备,提高国际竞争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在全国各地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股权扶贫模式在许多省份大力推广。按照股权扶贫模式,扶贫干部将国家拨付给贫困户的产业扶持资金入股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代管”这笔资金创造效益;贫困户则定期按股分红,获得收益。对于股权扶贫模式,解读正确的是

①这是实施精准扶贫、实现共享发展的积极探索             

②意味着贫困户享有龙头企业一定的所有权

③龙头企业有义务对入股的贫困户按一定的标准进行保底分红

④使贫困户获得了稳定增长的收入来源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下列属于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是

A.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B. 发展分离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C.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育竞争新优势

D.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首入五年规划,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①是国家在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②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③做到了统筹兼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④有利于转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从2017年2月起,一档名为《中国茶时间》的电视节目在德国热播。节目从德国观众身边的中国元素开始,改变了就中国讲中国的单一模式,最大限度地考虑德国民众的参与度,增加了德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代入感a这启示我们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要

①挖掘中国文化的亮点,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②发挥大众传媒作用,消除民族文化间隔阂

③遵循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搭建沟通桥梁

④积极吸纳当地文化元素,增强文化认同感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题目】“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曾经的丝绸之路,是东亚强盛的象征,如今的“一带一路”,则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聚集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沿线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一带一路”能推动沿线各国文化的繁荣,依据是:

①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交流

②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与经济相交融

③各国文化在交流中可以相互认同,共同发展

④各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遵循普遍的规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9月4日中国杭州G20峰会“最忆是杭州”文艺演出。这是国内首次在户外的水上舞台举办大型交响音乐会,整场演出将在室外水上使用全息投影技术,将科技手段和自然环境完美融合。同时,水也将成为本次演出的最美“底色”。本场演出所有的表演都立足在水上。届时,与会来宾将于湖光山色中,观看水上芭蕾表演,聆听世界名曲,感受中国元素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这说明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题目】随着“中文热”在世界范围内的升温,文化部推出了汉字教材《100 个汉字认识中国》。《100 个汉字认识中国》与常见的汉字教材有着显著区别,它更注重呈现汉字的文化底蕴与审美价值,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节庆习俗、文学典故等为汉字塑造了丰满的形象,使其流畅易懂、精妙优雅。该教材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③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④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题目】《唐代诗词108部系列微电影》用讲故事的方式重新解读、建构唐诗精华和精神本质,更适应了当今人们的欣赏和观影需求。用微电影来演绎唐诗故事,这意味着

①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③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文化创造活力能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为祖国增添着温暖的颜色,用爱谱写着文明的乐章,他们就是志愿服务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对志愿者应该这样评价

①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用奉献精神传播着时代的正能量

③用丰富的知识提升着全社会的文化水平

④用崇高理想引领着社会的发展方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中华五千年文化,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一朵奇葩,西晋以来历代诗家争相效仿,如《后园》(南j齐·王融):正读: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逆读:蝉鸣隐峦树,鸟戏拂余花。连山带石耸,曲径绕峰斜。了解并阅读回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古代诗人崇尚自然、道法自然

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古典诗词注重实用、整体性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题目】“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灿烂不熄,是因为民族英雄们奋不顾身的持续守候。一个国家对英雄的缅怀和敬重是其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这告诉我们

A.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B. 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体现在民族生死危亡的关键时刻

C. 伟大的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D. 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要求我们

①全面借鉴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以补给文化滋养 

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凝聚文化共识 

③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推动文化创新

④主动担当发展历史文化责任,以坚定文化自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每届春晚都在追求一种超越,每次演出都追求突破与完美。尽管如此,春晚也难以走出众口难调的尴尬境地。但也有专家指出,要读懂春晚“众口难调”的进步意味。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①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多样化特点

②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广大观众的欣赏水平在不断提高

④文化产品多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当前,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这说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A. 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

B. 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C. 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D. 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下列关于物质的观点正确的是

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③客观存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

④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专家称,白天大部分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和夜晚常看电视的人更容易肥胖,电子产品的明亮光线不仅会改变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还会导致血糖上升。这告诉我们

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③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④人类可以根据对规律的认识而利用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 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A.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B.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D. 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自2013年启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以来,截至2015年初,全国普查数据生产进度达到97%。普查不仅要进行山川河流、住宅道路的基础测绘,还要与经济、社会、生态发展联系起来,做成动态地图.考察的这些要素

①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

②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③它们具有的客观性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④它们是创造人类社会的必不可少的唯一要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自信,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的自信。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借鉴而形成的文明。由古至今,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十分频繁,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知识,谈谈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在岁月的淘洗中,坚守理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压力面前,一些人声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的人为个人利益而活着,有的人在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中迷茫沉沦。但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把崇高理想放在第一位,把追求信仰作为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目光明澈,心中笃定。

今天,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我们需要每一个为理想奋斗的人,舍身而出,呕心沥血,勇闯改革险滩,才能为华夏大地口响雄壮、优美、高亢的民族华章。当下,公民的理想信念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异常照臻。

结合材料,从“发展中囝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谈谈重视加强公民理想信念教育的依据。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战史,也是中国人民缔造伟大奇迹的历史。从饱经沧桑到创造举世瞩目的壮举,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在不到100年的征程中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壮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7月7日,习近平出席首都各界代表隆重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纪念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主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不断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雄!

材料二:我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一是从2004年启动的,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嫦娥三号”的平稳落月,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在实现软着陆的同时,“嫦娥三号”还肩负着突破自动巡视勘查、深空测控通信、月夜生存等关键技术的使命。探月工程任务连续成功,依靠的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1)根据材料一,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运用“把握规律”的有关知识,谈谈中国航天人是如何按规律办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