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立足中国的实际,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用正确的意识指导我们的行动。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③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有助于人们弘扬中国精神,激发正能量。
(意识的特点回答可酌情给分。)
(2)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实践,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投身于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只有不断实践,才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梦的正确性,才会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或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等方面回答也可给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追求真理,才能用正确的理念引领我们实现“中国梦”。
【解析】本题以习近平总书记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拨动了亿万人民的心弦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求索真理的历程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设问指向简析甲同学和乙同学观点的合理性。回答合理性的问题,也即是回答某某政策或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最近几年高考频繁出现的设问方式,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要包括: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确意识能促进事物发展,要自觉树立正确意识;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2)本题考查“求索真理的历程”一课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结合丙同学观点,简述我们应该如何用“实干”托起“中国梦”,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认识论的知识主要包括:实践的含义及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与具体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用“实干”托起“中国梦”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