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优秀传统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我们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与现实相结合,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去应对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经济,更多地在国际事务中体现中国担当,推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舞台。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在全球化的今天,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坚持交流借鉴。
(2)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具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因而,各民族的文化都可以为解决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发挥作用。
【解析】本题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为背景考查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传统文化的作用、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文化多样性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说明在今天我们应如何使中国传统文化为解决世界问题更好地发挥作用。首先文化是由实践决定的,文化应该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所以传统文化要在解决世界问题上发挥作用,需要在继承基础的上发展,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其次,文化是由经济政治决定的,我们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另外,涉及到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所以要坚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本题要求考生分析“不仅是中国文化,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都可以为解决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发挥作用”中蕴含的道理。“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都可以为解决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发挥作用”是因为文化之间有共性, 即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具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审题指导】审题要求:
(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
(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