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要加强“三观”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使得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要通过学习和自我修养,认识环境和发展的关系,从我做起,转变生活方式,自觉行动。
③文化能对人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要开展环保的宣传教育,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使人民受到感染,形成习惯。
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提升公民环境道德素质。
⑤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将环保纳入学校教育内容,来增强学生环保意识,使得学生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如何通过环境道德教育来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设问考查学生对文化对人影响的掌握,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
文化生活的设问从知识范围限定看,通常是全书内容,这是显性的范围,隐性的范围在设问的后半部分。该设问中, “环境道德教育”,考查教育的知识; “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考查文化和教育对公民的作用。把教育、文化、公民三个关键词统一起来,就可以大致形成答题范围。然后分析材料,“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说明教育活动影响人的环保素养的形成,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新闻媒体开展环境保护法的宣传”,说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转变那些对环境不友好的生活方式,变成每个人自觉的行动”,说明文化影响人的言行、实践、思维等活动;通过活动“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提升公民自身的环境意识”,“风气、意识”属于“三观”的内容,同时说明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然后把这些角度归纳成完整答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