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老师在教育中对待学生的严与否,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思想、习惯等实际状况,结合教育和任务来确定严格管理的程度和方式,实现严师出高徒的积极效果。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老师在教育中对待学生的严与否,要尊重教育本身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而实现严师出高徒的积极效果。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在教育中反对一味强调严管的作用,从而避免严师不一定出高徒的消极效果。
(2)①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教育要宽严相济,充分尊重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教育要宽严适度,必须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利益要求。
【解析】本题以中外基础教育的差异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回答本题,考生可从物质决定意识,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老师在教育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来确定严格管理的程度和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老师在教育中要尊重教育本身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老师在教育中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反对一味强调严管的作用等角度进行说明。
(2)本题是一道较为开放的试题,考生可从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教育要充分尊重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教育必须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利益要求等角度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