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继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认同和归属感。②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传统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①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②立足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与发展,必须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批判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又要融入时代精神。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节目让诗词以音乐为媒,跨越国界,实现中西方文化互动和交融。⑤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节目引发全民热烈参与到传唱经典诗词,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解析】
本题以乌鲁木齐市第十九中学高一年级师生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的深深吸引下,举办了以“诗词绣中华经典咏流传”为题的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比赛活动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文化创新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设问指向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合理性。回答合理性的问题,也即是回答某某政策或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最近几年高考频繁出现的设问方式,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主要包括:传统文化的特点、双重作用、继承与发展、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分析意义,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2)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知识,设问指向《经典咏流传》是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的,主要考查怎样进行文化创新,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主要内容包括: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立足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经典咏流传》细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