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或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②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2)①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树立生态价值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青海最大的价值和潜力,推进青海生态生明建设。②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树立生志价值理念有助于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解析】本题以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点出世界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这一主题。试题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世界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本题考查“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设问指向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的理由,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主要包括:世界的物质性、运动与规律;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分析意义。回答时按照世界观、方法论、材料分析的顺序进行。
(2)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设问指向树立生态价值理念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属于意义类试题。“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包括:意识的能动性特点、能动的认识世界、能动的改造世界。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解答时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