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安徽省马鞍山市二中高二下学期开学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9年8月1日发布的《2019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55.7亿美元,同比增速20.2%,高于自主研发游戏国内市场收入增速。上述业绩告诉我们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地位越来越重要

②创新对促进我国文化繁荣具有重要作用

③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④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能增强其主导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2019年8月2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中央有关部委等单位以及国内知名品牌企业,共同举办“品牌强国工程”发布活动。品牌强国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该工程将依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各平台,通过全媒体传播品牌强国战略。举办该活动

①旨在通过传播好中国品牌文化,助力打造国家品牌名片

②是基于发挥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有助于树立文化自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④必须把握正确方向,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中国地缘广大,中秋节的过法是多种多样。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不同地区的这种差异

①与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②与人们文化层次的深度和广度有关

③能够展现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

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将会很快消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9年9月16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的“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短期访学班开班。来自拉美和非洲等地区的26个国家46家主流媒体的50名编辑记者,在北京期间参加了讲座、参观、交流等活动,随后分赴陕西、浙江等地采访调研,全面了解“一带一路”的时代内涵,真切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发展成就。访学班的举办

①能让世界了解中国,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有助于进一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③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播中继承

④丰富了文化交流方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东方思想固然不切于实际生活,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几多之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也”。毛泽东的上述观点要求我们

①要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②必须坚决反对守旧主义

③坚信自身文化优于西方文化

④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本民族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9年8月8日,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哪吒改编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已经突破了30亿大关,颠覆性的动画设计和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创造性改编,让影片获得广泛好评,成为中国电影历史上第8部票房超30亿的影片。影片的成功启示我们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以为文化创作提供丰富的养料

②文艺作品必须坚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完美统一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④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能够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2019年9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正式发布。吉祥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忍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该吉祥物的设计启示我们,文化创新

A.必须面向世界,展现民族特色

B.要发挥传统文化的时代优势

C.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D.要立足于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汇点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宣部新命名39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人选。根据中宣部要求,未来南京长江大桥将进一步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宣传教育功能,讲好中国故事。此举

①是为了发挥文化对政治的反作用

②旨在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一代新人

③说明了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始终是一致的

④是基于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读图,我国设立该节日

①开辟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②能够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③需要保留其在世代相传中的基本特征

④有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9年9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外文局成立70周年强调,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更好向世界介绍新时代的中国。更好向世界介绍新时代的中国,就要

①致力于讲好当代中国故事、传播好当代中国声音

②熟练掌握最先进的大众传媒手段,抛弃传统传媒大胆创新

③挖掘文化精髓,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情怀

④勇于承担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1949年9月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之际,毛泽东同志充满自信地预见:“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70年过去了,这个预见正在逐渐变为现实。下列对这个预见变为现实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②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③文化兴则国运兴,我国文化的发展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④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党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9年9月5日,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在北京举行。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和提名奖获得者代表,往届全国道德模范代表,中央文明委委员,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部长、文明办主任等参加会议。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

①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导向作用,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②是为了倡导好风尚、弘扬正能量、促进全社会向上向善

③有助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④旨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每当中华民族面临重大困难的时候,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突显出来。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这表明

A.文化为人创造,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是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疫情面前,广大医务工作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不眠不休,连续工作”,勇敢冲锋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最前线,让无数人泪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医务工作者的无私义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②医务工作者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医务工作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精神,彰显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④医务工作者用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卫健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必须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从哲学角度看,“底线思维”是指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边界,超出该边界,该事物就不成其为自身。 “底线思维”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把握好事物质的规定性,明确质变的临界点

B.事物的矛盾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相同

C.认清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D.正确处理事物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下,各国科学家携手奋战,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了“非典”病原体,并完成了对冠状病毒的基因排序。但直到今天,人类仍然未能完全识破它的“庐山真面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科学家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了“非典”病原体,并完成了对冠状病毒的基因排序。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

A.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 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D.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2】直到今天,人类仍然未能完全识破它的“庐山真面目”。这说明

①在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②任何意识都根源于物质

③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④人们应不断扩展和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A. ③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当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许多国家传播时,世界各国通力合作,严加防范,以抗击这一流感的蔓延和肆虐。这种实践活动是一种(  )

A.客观的物质活动

B.纯粹主观的活动

C.自觉能动的活动

D.社会历史的活动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国各地传播时,全国各地通力合作,严加防范,以抗击这一流感的蔓延和肆虐。这体现了

A.意识活动的直接现实性

B.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C.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D.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20年1月,中国专家潜心研究的宿主蛋白调控流感病毒复制周期机制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完善了新型冠状病毒与宿主蛋白形成的相互作用网络,深化了对流感病毒复制周期的理解,为研制新的新型冠状病毒毒药物提供了潜在靶点。这体现了: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④真理在认识中不断超越自身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20年以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严重,专家建议:减少与患者的接触,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勤洗手、室内保持通风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这说明

A.不同事物的本质属性都是相同的

B.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C.事物的联系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D.复杂事物的本质是不可捉摸的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从国外回来,入关时需要配合做什么?”“想吃火锅很久了,老字号餐饮恢复堂食了吗?”百姓事无小事,疫情考验着社会治理的绣花功夫。公共服务政策的制定执行只有从人的每一个小需求出发,落脚到人的每一个小体验,才能让社会治理真正有广度、有精度、有暖度。这给我们做好社会治理工作的哲学启示是

①把群众需求作为衡量社会治理工作的根本标准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落实群众合理诉求

③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促进生产力发展

④自觉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题目】“史上最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于2019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是对疫苗管理进行的专门立法,是为了加强疫苗管理,保证疫苗质量和供应,规范预防接种,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而制定的。该法的制定

①是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表明对公众健康的真理性认识是社会进步的前提

③表明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④是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植根于学生实际。能很好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具魅力的地方。这段话直接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④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完全同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 ※难度:一般

【题目】    在长期抗击自然灾害和疫情的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

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

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

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

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饶,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2010年8月7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舟曲5公里长、500米宽区域被夷为平地。灾情发生后,各地又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区人民战胜困难,重建家园。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重大疫情面前,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线。这场硬仗,我们能赢!

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1)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简要说明培育和弘扬这种精神有什么重要作用。

(2)在当代中国,你认为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这种精神?


题型: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上半年,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道亮丽风景。

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中国理念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深入阐述中国的文明观,强调要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为各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峰会、亚信杜尚别峰会等多边舞台,习近平主席对文明交流互鉴重要性的强调一以贯之,不断推动世界文明多样共存、和谐共生、交融共享、繁荣共进。中国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引领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潮流。亚洲文化嘉年华和丰富多彩的亚洲文明周活动盛况空前,搭建起亚洲乃至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将联合亚洲国家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中意、中法将互办文化旅游年,举办“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青年学生“汉语桥”夏令营活动    中国积极做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行动派,致力建设开放包容的美好世界。

(1)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引领文明交流互鉴潮流实施的上述行动的正确性。


题型: ※难度:一般

【题目】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14日上午7时30分,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200万例,达2019320例。此外,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近12万例,达118966例。一个由全球120多名科学家、医生、资助者和生产商组成的专家组4月13日发表公开宣言,承诺在世界卫生组织协调下,共同努力加快新冠疫苗的研发。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前进的。最早暴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时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防控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可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因此主要防止疫情蔓延的办法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疫苗和治疗特效药物,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与防控还是一个相当长期艰巨的任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在不远的将来最终取得成功。

(1)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说明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是如何体现这一过程的。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知识,说明人类战胜病毒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