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建设绿水青山,必须要尊重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生态文明。②人在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加强制度和法治建设,制定规划方案,防止污染.建设和谐生态,为人类造福。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党提出“绿色发展”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在实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从“重视GDP”到“持续协调发展",再到“绿色发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过程。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从“重视GDP”到“待续协调发展”,再到“绿色发展”,说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与发展。
【解析】
本题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哲学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建设绿水青山。属于措施类试题,知识范围是规律的相关知识,解答时从材料信息入手进行分析。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说明人在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谈谈对“绿色发展”的认识,为认识类试题。解题关键是读懂材料。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党“重视GDP”的万丈豪情到“协调发展”,再到“绿色”理念的提出,是在实践中得出的正确认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在实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面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的严峻形势,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体现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理念的变化,说明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