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借助“一带一路”加强区域合作,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世界的活动,人们在这一活动中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所以,此观点有其合理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之间形成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且,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一带一路”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同样是客观的。上述观点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通过“一带一路”,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更加紧密,这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但不能因此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解析】
本题以“一带一路”为背景材料,从哲学生活角度设题,主要考查了实践的特点和联系的客观性的知识。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实践的特点和联系的客观性的知识简要评析“‘一带一路’是根据人的主观意愿建立起来的新的联系”这个观点,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试题。考生在解答本题时,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本题要求答题的知识范围为实践的特点和联系的客观性的知识,命题指向为评析“‘一带一路’是根据人的主观意愿建立起来的新的联系”这个观点。本题需要认真解读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回答。考生可以从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等原理角度进行回答,在回答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结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