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加强重大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等,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考虑国内政策的联动效应和传导影响,建立健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做到了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③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坚持以伙伴关系为依托,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了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2)①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使世界了解中国,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做到求同存异,相互借鉴,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共同促进人类文化繁荣进步;③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文化发展的杜会主义方向。④坚持正确方向,克了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解析】
本题以G20杭州峰会为话题设置情境,从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角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1)解题时注意知识范围限定“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设问要求回答“分析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性”,属于原因类主观题,需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与教材知识相结合。
材料中,“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以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可从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可从联系具有多样性,必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秉持共赢理念,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从整体和部分辩证统一的角度进行分析。
(2)解题时注意知识范围限定“文化生活知识”,设问要求回答“我们怎样才能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属于措施类主观题,需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与教材知识相结合。
材料中,中国在文化上“交流文明、沟通心灵”、“向整个人类社会传播”东方文化,可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与其说是中国文化秀,不如说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对话、合作”,可从尊重文化多样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中华文化理应更主动、更自信地徜徉在世界的舞台上”,可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架起文化桥梁”,可从反对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