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发挥思想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引领人们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2分)
②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之为内核,来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并贯穿于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社会生活各方面。(5分)
③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公民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5分)
(2)①这些事迹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4分)
③实现人生价值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3分)
④实现人生价值必须立足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3分)
(3)凡方法论皆可。每点2分:“方法论”1分,“指导”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相关知识,联系实际,说明应如何发挥“撼人心魄的力量”。本题设问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的“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一课的内容,同时还要求考生必须联系实际来进行说明。解答本题考生需要明确本部分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发挥思想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等。然后结合实际进行作答组织答案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谈谈这些“闪光的名字”的感人事迹的哲学启示。本题属于启示类主观题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从材料、设问的关键词和材料呈现的措施中去感悟;在对所给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提炼的基础上,从哲学角度去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不这样做有什么危害的依据是什么,然后再推论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3)本题要求考生为实现“中国梦”提出两点方法论指导。考生在答题要注意是提出方法论的指导。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比如从唯物论方面可以答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辩证法角度可以答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