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意义:①有利于加快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②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角度)
做法:我国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实质就是从生产和需求环节发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1分,如学生答出“实质”可给一分,本问总分不超8分)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我国应通过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健康需求为牵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②生产决定消费。我国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的同时带动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健康红利”。
(2)政府:①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畅通公众参与渠道,以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②履行政府保障基本健康服务需求的责任(社会建设职能),进一步推进健康相关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③推进健康相关部门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等制度参与公共政策制定;通过舆论监督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树立高度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推动”健康中国“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
【解析】此题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为背景,分别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角度,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政府的职能、依法行使权力、自觉接受监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知识。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
(1)此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设问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设问有两小问,第一问设问的方向是说明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意义,属于意义类试题。解答本题要从材料中把握“健康中国”的内容并且找到相应的理论分析点。根据材料“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要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可以考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本题的第二小问设问的方向是分析说明我国应该怎样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设问的关键信息“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实质是分析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一方面分析生产决定消费,另一方面分析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并分别联系材料说明。
(2)此题考查政府的职能、依法行使权力、自觉接受监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知识。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设问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设问的方向是“说明政府和公民应该如何形成促进健康的合力”,属于措施类试题。涉及到两个主体,一个主体是政府,可以根据对课本和材料的理解确定理论分析点,比如关于政府的职能、依法行使权力、自觉接受监督等知识。一个主体是公民,可以根据对课本和材料的理解确定理论分析点,比如关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知识。最后综合以上信息即可作答此题。